•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专版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柜台交易业务试点券商扩容
  • 多家券商1月喜获丰收
  • 二线期货公司加盟期货资管业务
  • 震荡难改强势格局
  • 新兴需求支撑价格 甲醇节后上涨可期
  • 国海证券
    将设立深圳经纪分公司
  • 西南证券
    公司章程变更获批
  • 从“高富帅”到“矮贫矬”
  •  
    2013年2月7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柜台交易业务试点券商扩容
    多家券商1月喜获丰收
    二线期货公司加盟期货资管业务
    震荡难改强势格局
    新兴需求支撑价格 甲醇节后上涨可期
    国海证券
    将设立深圳经纪分公司
    西南证券
    公司章程变更获批
    从“高富帅”到“矮贫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高富帅”到“矮贫矬”
    2013-02-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姜韧 ○编辑 杨晓坤

      

      蓝筹股作为“高富帅”并不是永恒的,这就给主动型投资者提出了挑战,美股老牌蓝筹股柯达公司从“高富帅”到破产保护,A股新科蓝筹股中国远洋从“高富帅”到“矮贫矬”,都是近年来全球股市中鲜活的案例。伴随A股全流通时代的来临,即便牛市重装上阵,投资者对于类似的案例还是应该汲取教训,否则仍会重蹈血本无归的覆辙。

      柯达公司曾依靠化学胶卷独步天下,但是近十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化学胶卷沦为明日黄花。同为胶卷生产商,富士公司转型了,现在仍在日股市场交易,柯达公司不转型,最终步入破产保护。类似柯达公司的案例,业余投资者容易理解,只要投资思维不禁锢,从日常生活的蛛丝马迹中就可以发现线索,例如去年下半年食品饮料板块的风波,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体会到。

      但是辨别比较困难的是类似中国远洋这样的“高富帅”,出生央企背景,远洋运输又不是投资者日常所能遇见的,这让投资者如何识别呢?2007年中国远洋回归A股,当年还曾经历了一次高价增发,2007年和2008年业绩分别是190亿元和108亿元,但是2009年即告巨亏75亿元,随后2011年和2012年亏损更剧烈。虽然波罗的海指数可作为航运业的参考指标,但自从大航海时代以来,航运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至今都不可能被替代,中国远洋作为全球第二大航运商,从“高富帅”到“矮贫矬”的教训比柯达公司更深刻。

      首先,在牛市中更忌讳对蓝筹股的溢美之词,回顾一下2007年,难道就仅仅中国远洋一个股票包裹着精美的糖衣吗?因此今天如果牛市重装上阵,投资者对于蓝筹股还是要坚持基本的价值判断,类似银行、汽车、航运等长周期行业,合理估值在10至15倍PE,超过20倍PE就属于高估了,2007年中国远洋68元/股时,估值明显超过30倍PE,这无疑就是泡沫。巴菲特购买富国银行,估值最低5倍PE、最高15倍PE,这给投资者提供了极佳的参考价值。

      其次,中国远洋究竟值不值得拯救?如果不属于被替代的夕阳产业,而是长周期行业的周期性低谷,从历史经验判断,中外政府都会施以援手,世纪初国内拯救银行业,2008年美国拯救汽车业、金融业,国内拯救民航业,都是有迹可循的,现在航运业处于长周期低谷,因此最终获得拯救的概率犹存,但投资者切忌凭消息博傻,价值投资仍须遵循行业拐点。

      最后,当年中国远洋高调海归、高价增发推动顺势扩张,与今日运力过剩导致亏损第一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这其中公司战略失误难辞其咎,全球航运业老大马士基依靠能源业规避今天的行业低谷,因此中国远洋暴露出最核心的问题仍是公司治理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中国远洋独有,只不过由于中国远洋巨亏而使其问题更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