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打开次级债发行窗口
保险集团股权类融资暂时受阻对其基本面并无影响,短期资本金亦无压力:一来近期股市回暖带动保险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直线上升,尚满足监管规定;二来保监会新规已打开其他融资窗口,放行保险集团可发行次级债。
⊙记者 赵铃 ○编辑 颜剑
受证监会股权类融资均未开闸影响,保险集团股权类融资暂时受阻。记者获悉,包括中国平安A股可转债、中国人保A股IPO等都将延期或晚于预期。
不过,此消息对保险集团基本面并无影响,短期资本金亦无压力。一来近期股市回暖带动保险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直线上升,尚满足监管规定;二来保监会新规已打开其他融资窗口,放行保险集团可发行次级债。这意味着即使年内股权类融资仍未获批,有需求的保险集团也可先通过发行次级债来补充资本。
到期未批 平安可转债延期
作为保险业发行可转债的首吃螃蟹者,中国平安“发行不超过260亿元A股可转债(含次级条款)”计划自公布以来,备受各方关注。如果260亿元可转债成功发行,资本市场保持正常,预计可以满足中国平安在今后两三年的偿付能力需求。
然而,时隔一年之后,方案始终未获相关监管机构通过。据了解,中国平安可转债方案已经获得保监会批准,但受证监会股权类融资均未开闸影响,至今未能发行。值得一提的是,明天(2月8日)将是其可转债的发行决议有效期的最后一天。
为此,中国平安在2月5日召开的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可转债延期12个月”的相关议案。换言之,暂不放弃可转债计划,选择继续等待。
除中国平安260亿可转债受阻之外,中国人保A股IPO计划也将晚于市场预期。截至目前,中国人保尚未透露A股具体的融资规模,一切尚在准备之中。消息人士透露称,“因为要拿2012年财报进行IPO申报材料,预计上半年完成IPO的概率不是很大。”
监管放松 次级债窗口打开
两大保险巨头股权类融资受阻,业内不由担心其基本面发生变化。事实上,无需多虑。
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就在两周之前,保监会突然宣布放松次级债发行门槛,允许保险集团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而在此之前,保监会曾关闭过保险集团公司募集次级债的“闸门”,明确保险集团不得募集次级债。
有市场人士猜测,次级债闸门此时松动或是巧合,或是监管接收到了保险集团融资难题的信号。
近年来,由于股市长期萎靡不振,市场谈“再融资”色变。自中国平安多年前巨额再融资失败后,已上市的保险公司基本都选择了通过定向增发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
如,2012年上市保险公司的融资情况分别是:中国人寿发行了380亿次级债;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寿险发行了90亿次级债,平安产险获批发行30亿次级债;中国太保在港定向增发募资102.3亿港元,旗下太保寿险发行了75亿次级债;新华保险发行了100亿次级债,又计划在2013年发行50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
然而,次级债的发行额度存有上限“天花板”,若干保险机构次级债额度将近用尽。据了解,为缓解保险公司的融资饥渴症,保监会正在研究其他资本补充工具。
股市走强 再融资压力减轻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虽然股权类融资受阻,但事实上,2013年的融资需求并没有2012年那么迫切。
关键“功臣”是日渐回暖的股市。对于早已完成机构扩张的保险巨头们来说,偿付能力指标的变化往往是看A股“脸色”。
“我们认为短期保险巨头的资本金压力不是很大。”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说,股市的回暖,令保险公司投资浮亏相应缩小,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抬升。“尤其是上市保险公司,重仓的银行股最近一路飙升,基本实现了全面浮盈,大大缓解了偿付压力。”
事实上,从长期来看,随着保险投资渠道的全面放开,今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偿付能力将不再出现“大起大落”。尤其是备受关注的上市保险公司,在公司本身无实质大型投资项目(如并购等)的前提下,再融资需求将大大减少。
“根据我们内部预测,未来几年内,由于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更偏重于固定收益及另类资产,因此对股市的依赖度将大大减轻,股市波动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程度将下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将不会再出现大幅波动,偿付能力也将不再大起大落,融资需求将驶出快车道。”一家保险公司投资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