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家曾游走在退市边缘的暂停上市公司将一同“回归”股票市场。它们分别是:深市的*ST恒立、*ST生化、*ST关铝、*ST远东、*ST浩物、*ST中钨、S*ST天发、*ST大通、*ST路桥、*ST武锅B,以及沪市的ST北生、ST宏盛。这12家公司中,有些基本面已“脱胎换骨”,还有些则通过临门一脚的资产注入勉强维持上市地位。不过,由于恢复上市首日股价不设涨跌幅限制,这批停牌已久的公司今日可能遭遇集体爆炒,而龙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也将因这批公司的集体“回归”变得难以平静。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孙放
“暌违多年”成看点
这些恢复上市公司最明显的特征在于,皆已多年没有“沾染”市场气息,暂停上市期最长的超过六年。而期间,资本市场却经历了起起落落,市场政策、热门题材也经历了多番变化,这也正是今日这些公司集体恢复上市的一大看点所在。同时,也正因为暂停上市发生在退市新规出台前,政策也给予了一定宽限,由此这些公司的恢复上市审核标准依旧沿用“老办法”。
2012年年中实施的退市新政,明确了两市交易所将在去年底前对所有2012年前已暂停上市公司的“去留”做出决定。而根据沪深交易所的最终决定,深市共有14家公司恢复上市,沪市则为两家,此外,*ST创智、*ST炎黄两家公司则成为退市新政下首批退市公司。今日恢复上市的12家公司中,即包括了已获深交所恢复上市决定的14家公司中的10家,以及沪市两家被批准恢复上市的公司。
这些公司中,暂停上市最久的当属*ST恒立,同时也是绝对股价最低的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5月15日起暂停上市,停牌前股价为1.12元。而在暂停上市期间,该公司于去年完成了股改,股改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按照每10股转增20股的比例转增股本,由此流通股股东的成本不足1元。除了停牌时间超过六年的*ST恒立,*ST生化、*ST大通、*ST浩物(原*ST方向)、S*ST天发等四家公司均于2007年暂停上市,而*ST路桥(原*ST丹化)、*ST远东、ST北生、ST宏盛、*ST中钨等五家公司暂停上市集中在2008至2010年,只有*ST关铝的停牌时间较短,为2011年3月暂停上市。
由于退市新政于2012年正式推出,上述上市公司在2012年前已经被实施暂停上市。由此,根据过渡安排,交易所在审核其恢复上市时,依旧沿用的是旧版的恢复上市规则。其同新版本的恢复上市规则最大不同在于,旧版规则的审查重点在于持续盈利能力及净利润指标是否阻断了“连续四年亏损”的连续性;而新版的恢复上市规则是“一揽子标准”,即无论公司是因为何种指标被暂停上市,其恢复上市时,公司的净利润、净资产、营业收入等指标都需符合恢复上市要件,才能够被予以允许。因此,尽管这些公司均获得了恢复上市决定,但并不意味着其处于完全健康的运行状态,因为其此番恢复上市审核仍然沿用的较为宽松的旧版本,这也是基于“不溯及既往”的法律原则执行。而在未来,对于后续的暂停上市公司的恢复上市申请,则将沿用新规则审核。
脱胎换骨VS风险尚存
上述公司占据了恢复上市的主流,而剩余公司则多分为两派:一类是重组收官,基本面发生巨变;另一类是完全依靠“自力更生”恢复上市,重组预期较弱或者暂无时间表。
*ST路桥、*ST关铝均为基本面转向乐观的一类。*ST路桥于2008年5月暂停上市,期间公司先通过破产重整成为“净壳”,并在2012年内完成重组,向山东高速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山东省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主营业务变更为路桥工程施工与养护施工。根据盈利预测报告,上市公司2012和2013年度预计业绩将分别对应为2.3亿元和2.48亿元。*ST关铝的题材更为“热门”。公司暂停上市期间完成了购买五矿赣州稀土100%股权和稀土研究院100%股权,为此,公司2012年预告的净利润可达2.8亿至3.1亿元,置入资产完全冲抵原电解铝资产亏损,公司由此打了“翻身仗”。
也有个别公司的“看点”没那么吸引眼球,重组预期在短期内兑现可能性不高。例如*ST中钨尽管被获准恢复上市,其2012年依然亏损4900万元至5200万元,同时, 2012年,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未获证监会通过,但因为2010、2011年实现了盈利,所以*ST中钨才获得了恢复上市资格。而对于后续的发展,公司实际控制人五矿集团做出了“在未来三年内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使中钨高新形成集钨矿山、钨冶炼、钨粉末、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的完整钨产业链,将中钨高新打造成为五矿集团钨及硬质合金的强势企业”的承诺,不过,由于上述承诺期限较长,因此公司的重组预期并不如前几家来的明显。
*ST生化目前也并无明确重组预期,同时公司还存在着一些风险“尾巴”。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于2007年4月27日起暂停上市。在暂停上市期间,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剥离亏损业务置换盈利业务等方式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还完成了股改,从2008年至2011年一直保持盈利,公司的持续经营风险得以消除。目前公司主营为生物制药产业,子公司广东双林主要从事血液生物制品的研发、湖南唯康的主要产品有田七镇痛膏、麝香追风膏,主营恢复正常。不过,公司期末还是存在着一定未决诉讼、大股东持股轮候冻结的风险。截至去年11月底,公司仍存在约1.8亿元逾期债务尚未偿还。好在其中对于信达资产的约1.65亿元债务达成重组,有望在2013年年底前予以化解。
业绩承诺“保底”恢复上市
尽管这批恢复上市公司迎来了一次“集体复活”,但其基本面各不相同。由于本次对恢复上市的审核重点在于净利润指标和持续经营能力,也使得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突击获得资产注入或者赠予,从而实现主营业务正常运转,以换取恢复上市的“号码牌”。因此,此番恢复上市公司的一大特征在于,有些公司并未完成重组甚至仅有重组预期,但都通过各种方式“证明”其拥有盈利能力,为了给恢复上市增添“筹码”,重组方或大股东对公司未来短期内的业绩还做出了承诺。
这样的公司并不在少数。包括S*ST天发、ST北生等多家公司在内,为了能够赶在去年年底前获得恢复上市的名额,无论重组进度如何,都通过这样的方法“保本”。如2007年5月暂停上市的S*ST天发曾两度推出股改方案,但均被流通股股东否决。在退市大限的压力下,公司于2012年9月28日第三次推出股改方案,同时推出与赣州晨光稀土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但在同年10月25日、26日,公司股改方案和重组方案相继遭到否决。
但就在各方认为其退市可能性陡增的情况下,去年12月中旬,公司宣布将提交恢复上市申请,原因为公司自主经营的房地产业务2008至2011年度持续盈利,同时公司对于2012年至2014年业绩做出盈利预测,预计公司上述年度对应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237万元、553万元及1516万元,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陈炎表对上述盈利预测还做出承诺。公司此举也被视为“火速”实现保壳的典型。
相较于上述类型的盈利承诺,投资者更为看重的是公司未来是否拥有更多的资本运作空间。如*ST浩物(原*ST方向)、ST宏盛就属此类。前者在2011年实施破产重整后,转型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制造、销售,主营已恢复正常。现任大股东浩物机电承诺的2013年公司净利润不低于3700万元,且将在恢复上市后6个月内启动定向增发注资不低于4亿元。ST宏盛去年完成破产重整,通过资产拍卖和债务清偿,公司成为“净壳”,而通过资产赠与获得莱茵达租赁45%的控股股权后,公司具备阶段性恢复盈利能力,莱茵达租赁所承诺的2013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但公司最令人看好的还是其后续推出的重组方案,2012年12月26日,公司披露了山西天然气的借壳方案,置入资产预估值高达32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该标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净利润1.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