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海外
  • 5:金融货币
  • 6:证券·期货
  • 7:财富管理
  • 8: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动向
  • A4:公司·价值
  • A5:研究·数据
  • A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7:股市行情
  • A8:市场数据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油品升级尘埃落定 成本转嫁或采用“三三制”
  • 预测 节后或迎年内首轮油价上调
  • 分析 汽车尾气处理类公司受益
  • 影响 民营油企处境将更趋艰难
  • 油品质量升级“买单”
    谁说了算
  •  
    2013年2月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油品升级尘埃落定 成本转嫁或采用“三三制”
    预测 节后或迎年内首轮油价上调
    分析 汽车尾气处理类公司受益
    影响 民营油企处境将更趋艰难
    油品质量升级“买单”
    谁说了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油品升级尘埃落定 成本转嫁或采用“三三制”
    2013-02-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使坊间关于油品质量是否有必要加快升级、谁应带头升级的争议尘埃落定。而早在国务院此次做出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决定之前,业内就开始关心油品质量升级后的成本负担问题。对此,国务院给出“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的回应。中石油专家表示,应先建立一个市场化的机制。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毛明江

      专家:应先建立市场化机制

      “没有一个顺畅的成本转移机制,不利于油品质量升级,”中石油集团专家告诉本报记者,在欧洲,除了德国外,各国政府都没有补贴成品油价的传统,因为当地已建立了完全市场化的机制,成本很容易转嫁。

      在他看来,欧美国家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市场化机制形成以后再升级油品,使得升级速度可以更快。

      “举例来说,假设欧洲开始推行‘欧五’标准。这个标准的汽油价格从何而来?是市场交易出来的——即有买、有卖,最终形成的这个价格是公平价格,且肯定会覆盖成本。”上述专家说。

      他指出,此次北京从“京四”升级“京五”就没有提价,相当于成本都由企业承担了,“而如果是在完全的市场化机制下,则完全有可能通过提价转嫁成本。”

      至于中国应该采取哪种具体措施,上述中石油专家认为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取向。

      “如果要控制中国的石油消费、不走美国的低价刺激消费老路,那可以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抑制消费。而如果要保证民众用油需求,更多考虑舆情国情,则很简单——由企业来承担成本。”上述中石油专家说。

      他认为,补贴是最不好的一种方式,“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而且间接补贴了开车者,对不开车的人不公平。”

      “我认为,关键还是应完善定价机制。当然,对农林牧副渔等相对弱势的用油群体,还是应该给予一定补贴。”该专家最后说。

      

      建议:三方分摊成本更靠谱

      对此,业内机构普遍认为各方分担的方式更合适。

      “我们认为,未来油品升级后所带来的成本提高或采用‘三三制原则’,即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分别承担:政府对炼化企业补偿一部分升级成本;企业自身承担一部分;销售环节,消费者相应承担一部分。由此,一方面可缓解炼厂因升级成本增加带来的利润减少,另一方面也可提高炼厂升级改造的积极性,加快高标准油品的升级时间。”中宇资讯分析师赵泳波昨天说。

      同时,他认为,考虑到以往因终端市场更愿意选择价格低廉的低品质油品,导致高品质油品推广困难,故在过渡期内,不排除会推出相关政策,以对低标准油品征收部分税费的方式,来加速市场置换进度。此外,国务院发文加强质量监管,加大处罚力度,也将必然加速淘汰低品质油品在市场的占有率。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则认为,升级成本由消费者买单的问题看似合理,实际上可能使油品升级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更加理所当然地摊派到消费者身上。

      “从企业性质来讲,中石化中石油等国企央企,油品质量升级是他们的社会责任体现。作为消费者可以接受适当的油品质量升级费用,但绝对不能把成本压力全部摊给消费者。”张永浩说。

      他表示,更希望看到跟进的细则能明确厘清成品油价格体系。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能更加贴近国情和民生。而不是中石化等企业屡次用“政策性亏损论”、“炼油板块亏损”等借口从政府手中收获补贴,或不断要求上调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

      “我们希望看到政府部门能够确定油品质量升级成本的承担主体,或可借鉴国外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合力的模式。”张永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