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专 版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人民币时刻”还远未来临
  • 排除万难向全球竞争价值链上游攀升
  • 对养老金入市的几许盼望与憧憬
  • 中国人寿信息泄露 客户信息网上“裸奔”
  • 大部制改革的突破口:削减权力提高效率
  • 影子银行风险总体可控
  •  
    2013年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人民币时刻”还远未来临
    排除万难向全球竞争价值链上游攀升
    对养老金入市的几许盼望与憧憬
    中国人寿信息泄露 客户信息网上“裸奔”
    大部制改革的突破口:削减权力提高效率
    影子银行风险总体可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养老金入市的几许盼望与憧憬
    2013-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允峰

      ⊙李允峰

      

      我国住房公积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相关研究准备工作已顺利启动。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天表示,中国证监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老金发展和投资运营相关制度,推动养老金的专业化、市场化投资运营,并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投资价值,为养老金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养老金和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有关养老金入市的争议由来已久。保守一方认定养老金是老百姓的活命钱,理该安全第一,因此不能投入股市。激进一方则认为,以韩国养老基金为代表的海外QFII资金不断进入A股市场掘金,境外养老金迫不及待地投资中国股市,我们又有何不可?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很显然,对养老金入市的争议焦点在于沪深股市的风险太大。由于在发展初期的沪深股市运行倾向于发挥融资功能,投资者所获得的总体回报率偏低,这引来了对沪深股市是圈钱市场的质疑。随着股改完成,以及郭树清主席上任以来一系列新政的效果初现,沪深股市正开始向投资市场转变,海外QFII资金的大规模入市,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沪深股市的美好前景。所以,养老金入市乃大势所趋,而做好养老金入市的风险管理,形成养老金入市的多赢局面,管理层重任在肩。

      可以说,沪深股市回报率依然偏低,是养老金入市的最大市场风险。股市要在鼓励分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投资回报,并通过法律制度来维护投资者权益不受侵害。QFII资金青睐沪深股市,是因为有一大批业绩好、市盈率低、分红能力强的公司。以银行股来说,市盈率只有5到7倍,年分红收益远超银行存款利率。如能有效激励上市公司按季分红,养老金入市投资的市场风险就会大幅降低。而在维护投资者的权利问题上,当前对于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披露和欺诈上市等违法犯罪行为惩处力度正在不断强化,但还有不足,倘若养老金入市遭遇虚假信息披露而不能获得赔偿,势必增加养老金入市的风险,因此希望管理层能出狠招全力维护投资者权益。

      养老金入市,还可通过改变投资方式来大幅度降低风险,比如以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国家新兴的战略产业、垄断性产业和资源性产业。建行、中行、工行以及中石油,都曾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引入美国银行和高盛来作为战略投资者,养老金入市,当然可以同样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来获取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对那些与工行和中石油类似的上市公司来说,目前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的问题,若采取划拨国有股的方式,向养老金划拨,一来可避免养老金通过二级市场买入上市公司股份带来的股价波动,二来可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三来可让养老金以优先股方式来获得分红优先权,提升养老金投资收益。此外,为降低投资风险,养老金还可投资债券、货币资产、房地产、对冲基金、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产品。

      当然,我们期待养老金能全力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以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为理念的社保基金近年来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数据显示,自2003年6月社保基金会开始投资股票,累计收益率为364.5%,年化投资收益率达18.61%,比全部基金累计平均收益率高出10个多百分点。而QFII资金尽管规模不大,但通过长期持有的方式同样获得了丰厚回报。要是入市的养老金能确立沉稳的投资理念与风格,尽量选择流动性好的主板上市公司和大蓝筹公司,并且持股时间较长,风险也会被严格控制。

      经过多年磨炼,中国证券市场拥有了大批业绩优秀、回报率较高且风险低的上市公司,随着市场法制环境建设的逐步完善,还造就了一批高质量的投资机构和管理人才,已具备接纳养老资金入市的条件,只要把风险管理做好做足,相信养老金入市会有丰硕的收益。

      (作者系山东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