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焦点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外盘上涨带动 国内棉花期货一枝独秀
  • 焦炭期价跌势未改
  • 房地产调控新政显威
    建材系大宗商品应声跳水
  • 恒生指数下跌1.5%
  • 着力调仓换股 紧盯超级成长
  • 银行股受累于房价调控 机构研判现分歧
  • 疑似构筑头肩顶
    轻仓观望为主
  •  
    2013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外盘上涨带动 国内棉花期货一枝独秀
    焦炭期价跌势未改
    房地产调控新政显威
    建材系大宗商品应声跳水
    恒生指数下跌1.5%
    着力调仓换股 紧盯超级成长
    银行股受累于房价调控 机构研判现分歧
    疑似构筑头肩顶
    轻仓观望为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股受累于房价调控 机构研判现分歧
    2013-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周鹏峰 高翔 ○编辑 颜剑

      

      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通常会伴随地产股下跌的银行股昨日表现不出意外。昨日内地银行指数大幅下挫5.97%,创近几个月来单日最大跌幅,个股方面,除五大国有银行,其他银行股价跌幅均在5%以上,其中兴业银行跌幅居首,跌幅达9.03%,“国五条”对银行股的震慑力尤为显著。

      

      “国五条”重挫银行股

      虽然银行股下行在预期之内,但下挫幅度可能出乎市场预期,国泰君安近日发布的报告曾称,资本市场对“地产调控对银行心里影响甚于实质影响”的学习曲线正在进一步增强,银行股受地产拖累跌幅有所改善。

      该报告认为,地产调控对银行股心理影响的作用机制如下:房地产调控——地产投资减少+上下游景气下行——宏观经济减速——银行信贷需求下行和资产质量风险——银行股下挫。

      相对心理影响,国泰君安认为,“国五条”对银行几乎没有实质性影响,其背后的逻辑包括:存量按揭贷资产质量无忧:贷款房价比(LTV)普遍低于70%,再考虑近年房价的上涨,至少可抵御房价30%的跌幅。

      与此同时,存量开发贷财务抗压能力增强:银行授信客户大多是地方龙头开发商,经过2009 年调控以来的战略调整和2012 年的销售改善,开发商资金链条更牢靠。

      另外,增量房贷需求的萎缩完全可被替代消化:经济回暖背景下,实体信贷需求较为旺盛,可有效替代房贷需求萎缩,且普通贷款比按揭贷款利率略高,周转也快。

      也因此,国泰君安认为,地产调控更加彰显银行股相对优越性,2012 年银行基本面超预期表明银行对政策的调整能力比预期要强得多。

      不过券商的看法并不一致,海通证券即表示地产调控对银行偏负面,认为在目前流动性较松背景下,银行股可能阴跌,并建议选择降低仓位的基金可选择适当减仓银行股。因为一般逻辑认为房地产调控会影响经济复苏,而经济复苏又是本轮银行上涨的主要逻辑之一。

      

      机构对个股态度现分歧

      对个股的选择,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亦多有不同。昨日国泰君安依然重点推荐兴业银行,海通证券则认为,地产新政对以小微业务为主的银行负面较小,但对兴业银行负面较大,因为兴业表外与地产关联度高,短期压力偏大。

      兴业银行昨日的表现也正符合海通证券的判断,该行股价昨日大跌9.03%,领跌银行股。据券商分析师称,兴业银行在2008、2009年之前按揭贷款和开发贷做得较多,另外,近几年兴业银行表外资产做得也较多,市场颇为关心这些表外资产的去向,担心最终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

      不过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此前曾表示,不能因为该行房贷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准,就给兴业扣上“房地产银行”的帽子。他说,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兴业不会完全舍弃这块市场,只是在操作过程中会更加审慎。

      李仁杰此前还透露,兴业银行内部做过压力测试,在同等压力下,房地产类资产的抗压能力高于钢铁、水泥、玻璃、家电等相关行业,也就是说房地产类资产相对这些行业资产会晚出问题。因此,在限购政策下,兴业银行会更关注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项目,只要这些项目成本可控、地价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