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13:专版
  • 15:专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信息披露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楼市调控 今年将更“坚决”
  • 资本市场 特别强调“稳定”
  • 城镇化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
  • 节能减排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 投资导向 政府投资引导民资
  • 财政投向 主要投保障房等
  • 抑制通胀 CPI预期目标下调
  • 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稳健”
  •  
    2013年3月6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楼市调控 今年将更“坚决”
    资本市场 特别强调“稳定”
    城镇化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
    节能减排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投资导向 政府投资引导民资
    财政投向 主要投保障房等
    抑制通胀 CPI预期目标下调
    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稳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稳健”
    2013-03-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龚维松

      

      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

      

      解读:与2012年相比,2013年M2增长目标下调1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M2增长目标下调主因是今年经济活跃度要高于去年,货币乘数会明显提高,而去年经济下行,货币乘数相对较低。

      不过,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如果确定7.5%的经济增长目标为合适目标而不是最低目标,M2目标定为12%就能满足大约8%的经济增长。

      连平预计,今年经济实际增速在8.5%左右。因此考虑到预期需要,M2增速目标直接从14%下调至12%或难以满足流动性需求。

      M2增速目标下调的同时,信贷增长则有可能超去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未明确量化目标,2012年实际新增人民币贷款为8.2万亿元,目前普遍预期今年增量会超过2012年。赵庆明预计,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可能为8.5万亿-9万亿元;连平的预期为9万亿元左右。

      在信贷规模进一步增加的同时,社会融资总量的增幅将更为明显。相对M2、信贷,连平认为,社会融资总量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难以数量控制。就今年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规模来看,连平认为有必要管理社会融资需求,以避免导致经济增长过热。

      今年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高达2.54 万亿元,其中人民币新增贷款为1.07万亿元。连平说,其他社会融资量高于信贷增长的情况较为少见,这说明目前整体社会融资需求非常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