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势头迅猛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自1月中旬走向常规化运作后,交易规模快速增长,沪深两市期末待回购金额已过百亿大关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李剑锋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业务推进速度明显快于预期。数据显示,这一业务自1月中旬走向常规化运作后,交易规模快速增长,沪深两市期末待回购金额已过百亿大关。
精功科技昨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精功集团将其所持的1300万份无限售股参与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购回期限364天。这已不是其大股东第一次参与此项券商创新业务。资料显示,精功集团用于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的股份累计2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3%。
另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了股东试水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的公告,如ST泰复、金鹰股份、宏达矿业、北海国发、天通股份等。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初沪深两市期末待购回金额近131亿元,而1月21日这一数据尚不足70亿,剔除春节长假因素,一个月内几乎实现了翻倍。沪市期末待购回金额约90.38亿元,持有人数约1129名。65家会员交易额度合计408.53亿元,待回购金额对交易额度占比22.12%。而深市增速更为显著,参与这一业务的证券公司共47家,签约账户合计2655个,其中586个参与交易。累计初始交易940笔,初始交易金额42.32亿元;累计购回交易为83笔,购回交易金额为1.77亿元,由此推算待回购金额约40.55亿元。
海通证券领跑全行,业务规模逾20亿元;中信紧随其后,两市余额规模超过15亿元。此外,市场份额居前的证券公司还有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华泰证券、申银万国等,多是综合类大型券商。
德邦证券融资融券部副总经理蔡俊峰表示,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近期发展势头喜人,尤其是深交所业务开闸后,短短30个交易日初始交易金额已经突破40亿元,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约定购回式交易是上市公司股东在不丧失所有权的情况下的短期融资工具。
据悉,上市公司股东之所以在政策放行后扎堆参与这一业务,与其较低的融资成本、更高的质押率以及相对自由的资金使用用途、办理简单等无不关系。以利率为例,沪市平均利率仅8.1%。
值得一提的是,有上市公司股东向记者反映,目前这一业务依然无法突破5%的上限,导致融资规模受限。证券公司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在进行约定购回交易时需将股份过户给上市公司,但证券公司自营持有单只个股的比例不得超过其总股本的5%,因此无法实现规模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