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13:专版
  • 15:专版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信息披露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第三批柜台交易试点券商名单近期出炉 申报方案评审或趋严
  • 沪港研讨
    加强金融业务与产品合作
  • 面临三大利空因素 业内普遍唱空贵金属
  • 恒生指数高开低走
  • 下跌中继 逢高减磅
  • 行情进入调整期
  • 收复24000沪胶底部反弹势头初显
  •  
    2013年3月6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第三批柜台交易试点券商名单近期出炉 申报方案评审或趋严
    沪港研讨
    加强金融业务与产品合作
    面临三大利空因素 业内普遍唱空贵金属
    恒生指数高开低走
    下跌中继 逢高减磅
    行情进入调整期
    收复24000沪胶底部反弹势头初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第三批柜台交易试点券商名单近期出炉 申报方案评审或趋严
    2013-03-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据悉,第三批柜台交易业务试点券商名单或于近期出炉。同时,针对申报方案的评审将趋严,试点券商总体规模或控制在20家至25家

      ⊙记者 曾雯璐 ○编辑 李剑锋

      

      本报记者最新获悉,第三批柜台交易业务试点券商名单或于近期出炉。与此同时,针对申报方案的评审将趋严,柜台交易业务试点券商总体规模或控制在20家至25家。

      

      通过率或降低

      “已经得到消息,预计会否掉一半左右。压力很大。”沪上某券商人士近期正积极筹备申报第三批柜台交易业务试点资格,言语中颇为忐忑。据该人士透露,目前已有16家券商递交了申报方案初稿,各家券商将会根据证券业协会的意见对申报方案做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届时参与第三批方案评审的券商有可能超过20家。

      同时,该券商人士还告诉记者:“柜台交易业务试点券商规模预计将会控制在20家至25家。试点的券商就圈定这些,转常规业务了有可能全部放开。不过转常规现在还没有时间表。”据了解,目前首批和第二批已获得柜台交易试点资格的券商共计15家,由此推测,第三批能够争取到试点资格的券商或仅为10家左右,相对于参与试点资格申报的券商数量来说,否决率在50%上下。

      而根据公开信息,首批柜台交易试点资格有9家券商递交了申报方案,其中7家获批;第二批试点资格有12家券商递交了申报方案,其中8家获批。评审通过率逐渐下降,也可看出柜台交易业务申报方案评审越来越严的趋势。

      上海一位参与过柜台交易业务试点资格答辩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评审还是比较重视专业性和特色,最好是评委们都没想到的,专业性则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上。说白了就是要说服评委为什么要把资格给你,给你这个资格你能干什么,对柜台市场有什么推动作用,而且要兼顾合规、风控以及业务逻辑。”

      “以后结构化产品设计人才要成为香饽饽了。”上述券商人士如此判断。

      

      券商创新产品自留地

      记者了解到,柜台交易业务试点范围有限,未获得试点资格的券商则或通过“证券公司私募产品机构间报价与转让系统”这一平台发行和转让自有产品。据悉,该系统研发目前还在招标阶段。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个系统搭建完毕后或可以看作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全国联网版,以实现券商柜台交易市场间的互联互通。不过各家券商可以选择对接,也可以选择不对接。目前整个规范和细则都没有出台,但是会根据现有的规定去细化。”

      该业内人士介绍说,这个平台等于是券商的创新产品私募发行、公开交易,而各试点券商的柜台交易市场可以说是券商的“创新产品自留地”,很多自己研发的产品可以在内部客户间发售,同时,也可以选择拿到机构间报价与转让系统这一平台交易。该人士称:“相当于拿到试点资格的券商多一个交易场所,并且这两个平台发行产品的门槛和条件肯定有区别,不过具体界定的标准还要证券业协会出台细则。”

      “我的理解是,有柜台交易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就可以自己研发一些创新产品在自己地盘上卖,也可以拿到这个机构间市场卖;没有试点资格的券商研发了产品就没自己的地盘发售,只能放到这个机构间市场交易。从这个角度说,柜台交易业务试点资格就具备了牌照红利,以后还有可能变成中小非上市券商的融资渠道。”上述业内人士补充说道。

      而近期出台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证券公司债务融资工具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认可的交易场所均包括证券公司柜台市场。

      据记者了解,目前发行的柜台交易产品也深受市场热捧。3月4日海通证券又发行了一款“海通月月财优先级2月期2号”,为首发五款柜台交易产品其中一款的同类型产品滚动发行。6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7%,1.5亿发行规模,募集期仅一天。“产品出来据说5分钟就售罄。”某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