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施罗德强势出击医药股
    中国内需主题热潮再起
  • 排水降噪沥青技术现突破 热自愈沥青惊艳亮相TED大会
  • 动力煤价格突破下行 火电产业链再迎盈利春天
  • 中国无线设施开支新周期启动
  •  
    2013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研究·数据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研究·数据
    施罗德强势出击医药股
    中国内需主题热潮再起
    排水降噪沥青技术现突破 热自愈沥青惊艳亮相TED大会
    动力煤价格突破下行 火电产业链再迎盈利春天
    中国无线设施开支新周期启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无线设施开支新周期启动
    2013-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4G牌照发放年内有望破题 “双百”计划令投资陡增十倍

      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对外界表示的,“4G牌照估计今年年内可以发放”,以及4G网络建设存在基站建设相对滞后和终端产品比较缺乏的短板,成为近期关于4G网络建设加速的又一剂强心针。

      此前,在巴塞罗那2013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NWC)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发布的中国移动TD-LTE“双百”计划,即在2013年中国移动4G网络覆盖将超过100个城市,4G终端采购将超过100万部。业内预估,中移动今年的4G网络建设将达到400亿元的投资规模,相比去年陡增十倍。

      相关信息显示,中国移动2012年在15个城市建设了TD-LTE试验网,在深圳、杭州、广州实现了主要城区的全覆盖,本次发布的TD-LTE网络建设计划覆盖了全国地市级以上的100个城市,基站数量超过20万个,覆盖人口超过5亿,网络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4G网络。

      中移动的“双百”计划对整个TD-LTE产业链犹如一剂强心针,将对芯片、终端及设备厂商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前两年中移动对TD-LTE的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看,本次的“双百”计划或许仍将超额完成。

      上述情况也预示,本轮中国无线开支的新周期将由中国移动来开启。从全国三大运营商目前的LTE投资态度来看,中国移动方面的表态最为激进。2013年建成TD-LTE基站规模超过20万个,相比2012年年底中移动完成2万个左右的基站建设规模也放大10倍。此外,百万终端的采购亦将对未来TD-LTE终端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工信部苗圩部长虽然认为4G网络建设存在基站建设相对滞后和终端产品比较缺乏的短板,第一次明确表示“4G牌照估计今年年内可以发放”,该表态让4G的建设更值得期待。

      

      (本报数据研究部 陈松)

      武汉凡谷

      无线开支增长 全球产业转移

      

      武汉凡谷是我国主要的移动通信射频器件供应商,为全球各大移动通信系统集成商提供射频器件配套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双工器、滤波器、射频子系统、塔顶放大器、数字微波等产品。客户方面,华为是最大的客户,收入占比在50%左右。其余业务收入则来自于爱立信、诺西、阿朗等主要通信主设备商。

      该公司的产品大规模使用周期一般是在网络更替的时点,或者基站大规模建设的时段。从历史上来看,3G投资旺盛的2008-2010 年是公司产品的需求高峰时段,而2011-2012年,随着3G建设高峰过去,其所属的无线子行业的景气度下滑明显。伴随着LTE建设的加速,无论是新建还是升级,天馈线系统、塔顶放大器等均需要新增,其需求会在短时间内明显上升。

      此外,全球无线射频产业链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低成本中国射频供应商的出现已经改变了这个行业在全球的格局。而成本优势正是武汉凡谷长期以来的竞争优势之一,伴随着公司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的提升,以及全球的无线投资从3G时代用户数和流量驱动转向4G的建设,公司将继续受益于这一转移趋势。

      富春通信

      最受益中移动4G网络建设

      富春通信主要从事通信网络建设前期的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以及勘察设计,涉及无线、有线、交换、数据等多个通信技术规划领域,众所周知,通信网络建设从网络规划咨询和可行性研究开始,经过现场勘察,出具技术方案,随后进入工程施工阶段的。所以,公司业务正处于目前无线开支增长的焦点区域。

      另外,公司作为中移院的战略合作伙伴,历史上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中移院及其下属分公司,从2008-2011年占比分别为80.1%、74.3%、77.5%及68.1%,有着较为稳定的业务来源。中移动在TDS 6.2期投资和TD-LTE的投资,预计将给公司收入带来非常大的增量。

      而且,目前规划设计子行业的行业集中度相当低,公司作为中移动合作单位评分中排名前三的优秀企业,在通信网络建设技术服务市场的占有率仅不足20%,与中移院合作的单位达200家以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金及服务能力的限制等因素,富春通信所处行业存在着比较强的整合收购兼并预期。

      不过,根据行业先服务后收费的惯例,公司从发生费用到确认收入的时间在1年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的回款速度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