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险资借道布局 绩优小盘基金份额激增
  • 消费金融公司
    开闸三年发展迅猛
  • 二月固定收益产品全线飘红
    偏债基金涨幅居前
  • 华商价值共享今起发行
  • 分羹现金理财市场 T+0货币基金同台大比拼
  •  
    2013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险资借道布局 绩优小盘基金份额激增
    消费金融公司
    开闸三年发展迅猛
    二月固定收益产品全线飘红
    偏债基金涨幅居前
    华商价值共享今起发行
    分羹现金理财市场 T+0货币基金同台大比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二月固定收益产品全线飘红
    偏债基金涨幅居前
    2013-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张亦文

      

      受益于债券市场强势表现,2月公募基金固定收益产品全线飘红。好买基金昨日发布报告显示,包括货币、纯债、偏债及理财型债基在内的四类基金上月均取得正收益。其中,可参与股票市场的偏债型基金涨幅最高,月均收益达到0.84%,年化收益率超10%。

      得可转债者得天下

      2月债券基础市场震荡加强,但总体表现仍较为强势。2月中债总财富指数收于143.80点,相比1月末上升0.41%。从分项来看,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金融债总财富指数、企业债总财富指数和中债短融总财富指数全月分别上涨0.30%、0.53%和0.91%、0.36%。

      得益于基础市场表现,2月各类型固定收益类基金均取得正收益,其中,涨幅居前的是偏债基金,月均涨幅为0.84%;纯债基金位居次席涨幅为0.75%;货币型基金表现与理财型债基相当,两者当月涨幅分别为0.26%和0.27%。

      值得一提的是,偏债基金中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分别为天治稳健双赢、博时宏观回报AB、长城稳健增利,其收益率分别为3.48%、2.39%、2.13%。记者获悉,上述涨幅居前的产品均配置了较高仓位的可转债。

      “股市反弹时期,债券可用可转债产品进攻,市场收益排名较前的基金均把握了此轮上涨行情。”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排名第一的天治稳健双赢就是配置了大量银行转债,在这轮以银行股为龙头的反弹行情中,净值飙升较为明显。

      短期风险或大于机会

      针对固定收益类产品后市策略,好买基金认为,从近期债市表现看,一些支撑前期债市上涨的因素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债券的短期风险大于机会,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暂时观望,对于激进的投资者可关注可转债配置较高的债券型基金。

      首先从资金面看,央行于节后时隔8个月重启正回购操作,虽然并非长期政策性紧缩银根,但还是看出对短期流动性超预期宽松可能导致的房价反弹以及通胀上升的担忧。其次,进入3月,往往信用债的供给量将会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信用债市场带来压力。

      此外,市场人士还对信用风险有所担忧。“虽然超日债更多的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未形成‘链’,但由于中低评级信用债收益率所处低位,假如信用事件爆发可能会成为短期债券市场调整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