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经济学者把脉“中国陷阱”
    最大风险仍是金融
  • 徐麟:上海迪斯尼将体现中国元素
  • 林毅夫:应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相对中性货币政策
  • 万钢:新能源车仍以公交推广为主
  • 马兴田:建议尽快出台《中医药法》
  • 王均金:建议尽快编制国家负债表
  • 人大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制上市
  •  
    2013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经济学者把脉“中国陷阱”
    最大风险仍是金融
    徐麟:上海迪斯尼将体现中国元素
    林毅夫:应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相对中性货币政策
    万钢:新能源车仍以公交推广为主
    马兴田:建议尽快出台《中医药法》
    王均金:建议尽快编制国家负债表
    人大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制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林毅夫:应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相对中性货币政策
    2013-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林毅夫:

      应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相对中性货币政策

      ⊙记者 梁敏 ○编辑 龚维松

      

      昨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场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会上表示,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中性的货币政策。

      他表示,尽管国际经济形势一般,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相信中国在今年或未来几年内,产业有继续升级的空间,城市化还在推进,环境污染要治理,这些都会产生好的投资机会。

      林毅夫分析说,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也相对比较好,所以还可以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启动投资,启动需求。民间的储蓄也高,所以不仅政府可以增加投资,民间也可以增加投资。

      这几年,中国国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消费增长较快,外汇储备足够。因此,林毅夫建议,在目前这种状况之下,中国必须采取财政上相对积极,但货币上中性的政策,这样有利于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

      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林毅夫认为,在国际货币非常宽松的状况下,人民币应该会继续升值,这要根据国内实际生产力水平状况和国际收支的状况做适当的调整。

      尽管中国潜在生产率在下降,但林毅夫对中国经济仍保持乐观态度。他称,未来经济的增长靠的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换代,这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样的。利用后发优势,中国应该有潜力维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