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需求不旺
统计显示,转融券试点一周来,市场融券余量并未因此明显放大,相反,日均融券余量还显著低于今年1月以来平均水平。试点券商反映,券源渠道尚未完全打开、客户接受需要时间等因素,导致转融券业务开闸之初交易平淡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李剑锋
备受业界关注的转融券试点已有一周时间。记者统计期间两融数据发现,市场融券余量并未因此出现明显扩大。相反,日均融券余量还显著低于今年1月以来的平均水平。试点券商反映,券源渠道尚未完全打开、客户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等因素,导致了转融券业务在开闸之初交易平淡。
转融券试点改变了转融通“跛脚”的局面,也真正开启了A股的“做空时代”。此前有业内人士担心,这项新业务推出将大幅增加市场供给,从而引发股指的大幅波动。但从首周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样的担心显然是有些“过虑”了。
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两市融券余量为4.94亿股,融券余量金额为32.78亿元。相比转融券试点推出前(2月27日),这两项数据分别增长了17.3%和12.7%。不过虽然融券余量最近一周出现小幅攀升,但却远低于今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统计显示,在转融券试点以来的一周(2月28日至3月6日),两市融券余量日均仅为4.47亿股,而在今年1、2月份,这一数据分别为6.76亿股和5.18亿股。
从标的个股看,地产、金融类个股成为近一周内融券较多的品种,不过单只个股的融券规模仍较为有限。
以上数据表明,转融券推出后,并未给市场造成集中的供给压力。不少研究人士也指出,考虑到自然增长趋势以及历史平均水平,上周融券数据的变化并未超出正常波动的范畴。
这样的观点也与记者在业内的调查结果相吻合。光大、华泰、海通等试点券商均反映,其过去一周的转融券业务成交寡淡,部分券商仅在试点后的前三天做过少量交易,且单笔交易也多参照1万股的下限标准进行。
“借入的券源主要是根据营业部的反馈需求,量很小。不过考虑到不让某类型的股票太集中,我们还在每个行业都配了一点。”某试点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际上,虽然转融券业务已经开闸,但由于券源较少以及客户需求不旺等原因,试点券商当前普遍采取了多看少动的策略。
“首先是客户对交易流程还不熟悉,这需要一个过程;其次,社保、保险等机构还不能提供融券,而国企类上市公司有的要走流程,有的选择观望,因此市场实际的券源供给非常有限;另外就是客户交易习惯的问题。因此,我们前一周做的量都不大。”某券商人士表示。
“说实话,按照目前的融券需求,我们完全能自给自足。”有券商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