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兴业证券披露年报
    自营资管成亮点
  • 国家或将再度收储 沪铝强势“三连阳”
  • 多家券商披露
    2月份经营数据
  • 盈利模式不清晰 部分券商弱化投顾业务
  • 港股延续震荡格局
  • 招商证券三天融资百亿
  • 国债期货推出渐近 分析师身兼两职
  • 宏源期货获得
    资产管理业务资格
  • 估值是牛市起步关键
  •  
    2013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兴业证券披露年报
    自营资管成亮点
    国家或将再度收储 沪铝强势“三连阳”
    多家券商披露
    2月份经营数据
    盈利模式不清晰 部分券商弱化投顾业务
    港股延续震荡格局
    招商证券三天融资百亿
    国债期货推出渐近 分析师身兼两职
    宏源期货获得
    资产管理业务资格
    估值是牛市起步关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债期货推出渐近 分析师身兼两职
    2013-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董铮铮 ○编辑 李剑锋

      

      国债期货何时推出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记者获悉,多数期货公司从去年初就开始了筹备工作,并招聘了一批国债期货分析师。不过,由于备战的时间较长,市场关注度也曾一度下降,因此,一些国债分析师不得不做起了“打杂”的工作,兼任股指期货的分析和研究。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在为国债期货的上市做准备,期货市场的联动性强,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债期货客户。

      推进过程谨慎

      目前,国债期货的仿真交易运行时间已超过一年,但对于其真正的开放时间仍是未知数。中金所董事长张慎峰年初表示,目前,利率类的首个产品国债期货筹备工作已经完成,万事俱备,即将推出。

      据悉,证监会在2月底发布了《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办法》及《关于期货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的规定》,也正是为不久将启动的期货公司配合银行等机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做出准备。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债期货是大合约品种,且不同于其他的商品期货,因此,上市筹备过程中需格外谨慎对待。“国债期货市场本身会对目前银行间市场的交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国债期货的交割需要中证登和中债登的配合,以打通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之间的无缝衔接,主要是债券过户上的衔接”,上海中期国债分析师刘文博表示。

      不过,与“327国债期货事件”时相比,目前市场已经成熟了很多。刘文博认为,一是国债存量大;二是记账式国债滚动发行机制,供应稳定;三是采用名义标准券交割,可交割国债范围广;四是在最后交割环节的时间设计上也给空方买券交割留下一定的时间余地。

      分析师兼职多日

      与此同时,期货公司对国债期货的重视程度也颇高。记者了解到,去年上半年,部分期货公司就已招聘了一批国债期货的分析师作为人才储备,并开始了前期的筹备工作,这些研究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跟踪仿真交易测试、客户开发以及参与公司内外部的培训。

      “之前去参加了中金所和中期协举办的国债期货的培训,目前我正在修改之前做的国债期货手册,最近打算再整理一个国债期货百问的小册子用于客户教育”,某期货公司国债期货分析师表示。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国债期货分析师做起了“杂活”。记者了解到,多数期货公司的国债期货分析师目前都兼任着股指套利的研究工作,分属金融衍生品小组。还有研究人员身在产品设计组,“最近才立项了一个课题,设计结构化产品,以寻求以后公司和其他渠道的合作”,上述分析师表示。

      “客户方面来的需求并不多,去年还会有人问起,但由于没有确切的上市时间表,大家的关注度也降低了。”业内人士称,市场关注度下降,期货公司的备战积极性也随之下降。一些期货公司年后才开始招聘研究人员,不过,这也与市场上国债方面的人才缺乏紧密相关。

      分析人士表示,期货市场的联动性强,期货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策略分析师也是今后期货公司的重点培养方向。因此,这也是在为国债期货做准备,以更好地服务国债期货客户。

      “作为期货公司内部的员工,可以说都重视起来了。尤其是新员工需要考从业资格或者期货投资分析的,都需要了解国债期货,来应对考试中这方面的新题。”某期货公司内部员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