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 “资金池”风险引起高层关注
    银监会要求银行自查整改
  • 中编办回应“金融大部制改革”:拿不准
  •  
    2013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封面 下一版
     
     
     
       | 1版:封面
    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资金池”风险引起高层关注
    银监会要求银行自查整改
    中编办回应“金融大部制改革”:拿不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金池”风险引起高层关注
    银监会要求银行自查整改
    2013-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后如果仍违规开展此类业务,一经发现,将考虑停止其从事理财业务的资格。”银监会相关领导警告银行

      ⊙记者 赵娟 ○编辑 枫林

      

      本报记者获悉,被外界诟病为“庞氏骗局”的理财业务“资金池”运作问题已引起高层关注。

      银监会相关领导在今年1月下旬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要求商业银行在随后三个月内进行自查整改,三个月内无法完成整改需向银监会报告。“今后如果仍违规开展此类业务,一经发现,将考虑停止其从事理财业务的资格。”银监会相关领导警告银行。

      不规范的“资金池”理财业务是指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多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多笔资产,无法做到每只理财产品的单独核算和规范管理,银行通过滚动发行、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的资金运作方式做高产品收益,但当后续资金不足时,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

      在这次座谈会上,银监会相关领导明确要求,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不得采用多个理财产品同时对应多笔资产的资金池操作模式;如果有不能单独核算的理财产品,要求加强市场风险管控,高度关注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由风险管理部门开展相应的压力测试,按公允价格做好对理财资金投资资产的客观估值及验证,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在三个月内进行整改。(下转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