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基金:通胀数据超预期
    短期难有趋势性行情
  • ETF八周缩水184亿份 创业板ETF受青睐
  • 集合信托收益率持续走低
    基建类三月“龙抬头”
  • 混合型基金仓位限制“松绑”
    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受考验
  • 宝盈核心优势基金投资逻辑探秘
  •  
    2013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基金:通胀数据超预期
    短期难有趋势性行情
    ETF八周缩水184亿份 创业板ETF受青睐
    集合信托收益率持续走低
    基建类三月“龙抬头”
    混合型基金仓位限制“松绑”
    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受考验
    宝盈核心优势基金投资逻辑探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混合型基金仓位限制“松绑”
    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受考验
    2013-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晓婧

      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策略分析师出身的基金经理,其择时能力相对较强,更适合此类没有仓位下限的混合型基金,在股票、债券、货币三大市场之间转换,以捕捉不同市场阶段下不同类别资产的投资机会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张亦文

      

      混合型基金仓位限制悄然“松绑”之后,近期多只新发基金均将其股票仓位扩展到0-95%。业内人士认为,仓位是把“双刃剑”,限制取消后,将更加考验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相关基金业绩也必然走向分化。

      

      混合型基金取消仓位限制

      随着混合型基金仓位限制的取消,近期此类基金的发行开始变得密集。

      据了解,富国宏观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昨日进入发行期,该基金的股票仓位最低可以降到0,而最高可以升至95%,使得该基金在牛市中显示出股性,在熊市中表现出债性。

      除此以外,日前正在发行的新基金中,华商价值共享、华商大盘量化精选以及浦银安盛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型基金等,均取消了原有混合型基金最低仓位限制,三只混合型基金的股票投资占其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而此前这一比例通常约定为30%-80%。

      “这在很大程度上松绑了以往仓位对基金经理运作的限制,在市场向好时可将最高股票仓位升至95%。在不看好股市时可增加债券配置,更可实现零股票仓位,以规避股市风险,近乎可实现全部各类型基金之间的灵活转换,达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浦银安盛战略新兴产业拟任基金经理吴勇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混合型基金仓位限制取消后,将更加考验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其业绩也必然走向分化。事实上,从没有仓位限制的基金专户业绩来看,也呈大幅分化之势。

      

      仓位是把“双刃剑”

      一份股票仓位为0-95%的基金契约,一个精于选股的投研团队,加上一位善于择时的基金经理,三者的优势结合,的确是一只令人期待的基金。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于精选个股而言,择时的难度更大。

      据此前一家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来看,基金总体上择时的收益为负。数据显示,仅仅很少数基金能通过择时产生正收益。

      事实上,一旦基金经理没有“踏准”市场节奏,基金净值将遭遇大幅波动。据悉,此前业内一位基金经理所掌管的新基金由于迅速建仓,导致基金净值在短期内亏损较大,多方压力之下,又在市场底部大幅减仓,最终因基金业绩大幅折损而被迫离职。

      对于择时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尔曾说过,“30年来在投资管理这个行当,我从未认识什么人能持之以恒地把握时机,也不认识谁自始至终做到了这点。说实话,我的印象是,试图掌握时机非但不太可能使你的投资计划获得增值,而且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业内一位混合型基金经理也对记者坦言,由于公募基金以获取相对收益为目的,即使仓位限制放开了,但基于考核压力,并不敢偏离平均仓位过多。

      不过,在业内一位基金分析师看来,部分策略分析师出身的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相对较强,更适合此类没有仓位下限的混合型基金,在股票、债券、货币三大市场间转换,以捕捉不同市场阶段下不同类别资产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情的变化,业内一些基金经理开始倾向于“只选股、不择时”的策略。

      瑞银证券认为,未来几个月决定组合业绩的不是仓位的高低,而是投资组合的配置结构。尽管货币当局对待流动性的态度有所变化,尽管通货膨胀阴影仍然存在,但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短期内应该不会改变。尽管与投资相关的中游行业数据显示需求不甚旺盛,周期性行业盈利改善步履蹒跚,但毕竟经济增速还在复苏过程中。“我们相信仓位不是投资业绩的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