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行业领军人物聚焦泛资管时代机遇与挑战
  • 移动支付新里程 招行率先“全”布局
  • 财通多策略稳健增长债基分红
  • 黄金短线低位企稳 中期弱势难改
  • 外资行代销基金申请缓慢前行 “未受行政处罚”或为制约门槛
  • 12亿元“13邹城债”今起发行
  • 南方中证500ETF本周五上市
  •  
    2013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财富管理
    行业领军人物聚焦泛资管时代机遇与挑战
    移动支付新里程 招行率先“全”布局
    财通多策略稳健增长债基分红
    黄金短线低位企稳 中期弱势难改
    外资行代销基金申请缓慢前行 “未受行政处罚”或为制约门槛
    12亿元“13邹城债”今起发行
    南方中证500ETF本周五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资行代销基金申请缓慢前行 “未受行政处罚”或为制约门槛
    2013-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石贝贝

      时至今日,外资行代销基金业务的前景或仍不乐观。无论是已获受理申请、还是未受理申请的外资行相关人士都表示,目前仍受限于相关法规,以及实施细则还未出台,因此,在业务筹备方面“仍有盲点,不知如何下手”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枫林

      

      外资行代销基金牌照申请又有新进展。继此前的渣打银行(中国)、大华银行(中国)和花旗银行(中国)之后,在上周,东亚银行(中国)、恒生银行(中国)的基金销售牌照申请又获证监系统受理。

      而“最近三年内没有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或为制约外资行顺利开展相关业务的一大门槛,据业内人士称,“几乎所有外资行或多或少、大大小小均受到过行政处罚”。

      

      获受理外资行升至5家

      11日,上海证监局在其网站上公示了上述5家外资行基金代销业务资格核准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其中,东亚、恒生的相关申请材料于上周获受理,而渣打、大华、花旗则在更早前获得相关业务资格的申请材料受理。

      据相关人士介绍,基金代销业务资格核准需要经过受理、审查阶段,最后由审查部门作出终止审查决定、准予行政许可决定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在审查阶段,审查部门将进行实地核查,或对有关举报材料进行核查及进行专家评审会议,各申请银行需经过两次书面反馈和回复意见。

      境内市场上,基金通常由中资银行代销,而外资行一直未能进入此领域。统计显示,2012国内基金销售迎来另一个高峰,全年仅新基金发行数量便达到261只,合计首发规模高达6450亿元人民币,远超2011年的2555亿元,更创下单年历史新高。

      而外资行对于参与代销基金业务一直意愿强烈。上述数家外资行也对记者表示,非常重视基金代销业务,视之为“帮助投资者进行全面理财规划的资产配置组成部分之一”,将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为开展境内基金代销业务做好全面准备工作。

      东亚银行(中国)常务副行长林志民表示,外资行有望为市场带来新的客户群体,不同的经营理念,帮助中国内地基金销售市场更加健康发展。而多位银行界人士也认为,外资行进入国内基金代销市场,短期内对中资银行冲击不大,但中长期有望改变目前中资行一家独大的现状,为市场带来良性竞争。

      

      或仍受限于“3年内未受行政处罚”条款

      从外资行有望申请代销基金业务资格至今已近一年半,多家外资行也陆续在申请文件、洽谈基金公司、系统对接等多方面进行筹备。

      然而,时至今日,外资行代销基金业务的前景或仍不乐观。无论是已获受理申请、还是未受理申请的外资行相关人士都表示,目前仍受限于相关法规,以及实施细则还未出台,因此,在业务筹备方面“仍有盲点,不知如何下手”。

      据记者了解,“最近三年内没有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规定,正是制约目前外资行申请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一大门槛。

      “几乎所有的外资行或多或少、大大小小都曾受到过行政处罚,很难满足这一条件。”某外资行人士无奈地告诉记者。而据称这一条款未来有望从“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变更为“重大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以方便多数外资行顺利开展相关业务。但对于修改相关条款的具体时间,该人士则难以预测,此外,实施细则目前亦尚未出台。

      此前市场消息称相关条款的修订法案有望于近期正式推出,但截至目前尚未有明确的信息公布。上述外资行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外资行递交申请材料,意在“首批之争”,也就是说,希望能够在相关条款修改、以及实施细则公布后,能够成为“首批”获得基金代销资格的外资行。

      市场人士预计,在相关修改法案生效后,申请人最快能够在通过现场检查后两个月左右拿到基金销售牌照,据此推算,今年年内首批牌照就有望下发,外资行持牌代销基金年内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