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广东深化国企改革 提升国资证券化率
  • 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文化产业迎来空前发展机遇
  • 力推国资整体上市 重庆医药拟赴港IPO
  • 尉文渊拟多举措“逆转”华锐风电
  • 缓控释肥将扩大示范推广
    金正大有望巩固龙头优势
  • 宋城股份
    三亚项目三季度将营业
  • 华菱星马董事长刘汉如:汽车环保标准升级已具备条件
  • 中国北车
    研制出组合发电核心装置
  •  
    2013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公司·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公司·动向
    广东深化国企改革 提升国资证券化率
    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文化产业迎来空前发展机遇
    力推国资整体上市 重庆医药拟赴港IPO
    尉文渊拟多举措“逆转”华锐风电
    缓控释肥将扩大示范推广
    金正大有望巩固龙头优势
    宋城股份
    三亚项目三季度将营业
    华菱星马董事长刘汉如:汽车环保标准升级已具备条件
    中国北车
    研制出组合发电核心装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文化产业迎来空前发展机遇
    2013-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两会报道组

      ○见习编辑 华笑丛

      

      随着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合并,文化大部制改革向前推进了重要的一步,大文化产业呼之欲出。近阶段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文化产业更是上升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以推进。政策红利及跨媒体整合将给文化传媒产业带来哪些影响?相关公司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

      政策红利带动利润增长

      上海证券报: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包括资金补贴、政策扶持等,这些政策层面的利好将给公司经营带来哪些影响?

      龚曙光:十八大报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文化产业提出很高的要求,文化产业被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其实是最大的利好。

      具体到政策对公司经营层面的影响,主要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国家已经把均等文化服务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推进的农家书屋、村村通已经在实现这种服务功能。随着农家书屋进一步优化,社区书屋建设也会相随推进,这些都会直接对我们的经营产生影响。比如,过去农家书屋我们只做湖南省,现在在外省就有两、三个亿;过去的馆配书我们只做湖南,现在我们在外省也有一、两个亿。

      第二,在数字化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方面也得到了政策补贴和支持。去年,我们来自于国家方面的政策补贴和支持就有4000多万元。相信今年及未来会更多。

      第三,中国有关文化产业的各种扶持基金今年都有大比例的增长。这些基金都要用到具体的项目上去。我们一直在这些项目上领先,毫无疑问将成为政策红利的受益者,能拿到比较大的份额。

      第四,今年国家将继续扩大内需,而文化类产品毫无疑是内需性很强的产品,我相信国家在文化产业启动内需上也会有政策支持。我们企业一年生产的产品达100多亿,其中绝大多数是内需性产品。对我们来讲,这也是一个大的利好。

      新媒体业务是发展重心

      上海证券报:中南传媒的业务分为好几个版块,包括出版、媒体、发行、物资以及新媒体等,未来几年对这些业务版块的发展有何具体规划?

      龚曙光:我希望到“十二五”末,我们的数字化媒体能够做到5个亿左右的规模。我估计今年我们几个新媒体加在一起应该会过3个亿。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新媒体收入能够超过传统媒体。现在我们的传统媒体按传统口径计算是130亿元左右,如果到“十三五”末的时候,我们的销售规模接近300亿元,数字媒体或超过50%。

      上海证券报:目前很多传统媒体都在探讨向新媒体转型,但要找到一种可行的盈利模式并不容易,根据你们的实践,新媒体怎么才能找到盈利点?

      龚曙光:新媒体业务方面,第一,我们有新闻门户网站,第二有生活门户网站,第三有动漫,这些都是赚钱的。此外,我们正在培育数字出版,它要解决的是整个中国教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现在也已经有产品在卖了。在盈利模式上,以红网为例,它主要赚钱的模式第一是广告,第二通过红网的影响力做活动。未来还可能的一个盈利点就是舆情服务。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盈利点。

      首发募资正式进入投资期

      上海证券报:中南传媒在上市的时候募集了一些资金,但我们注意到公司这两年在投资方面的步伐并不快,这主要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目前政府也已经出台政策鼓励文化产业进行外延并购等,公司未来在投资方面有何打算?

      龚曙光:我认为我们上市的时候是最好的融资周期,是最坏的投资周期。我们自己确定今年为并购年,已经谈了很多的项目,如果宏观经济不发生重大转折,我们会介入比较大的并购。我认为现在开始可以捡到好公司。

      至于走出去的问题,我认为文化企业直接走出去是一条高风险之路。所以,在走出去的方式上,我们会跟国外大的集团合作,就某一个项目去合作,包括股权层面的合作,公司可摆在国外,经营国外业务,这样所承担的风险要小很多。我们的很多项目都是采取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