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猝死”
    是否属于保险责任
  • 深圳惊现“庞氏骗局”:2000投资者3.6亿掉入灰私募“陷阱”
  •  
    2013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财富管理
    “猝死”
    是否属于保险责任
    深圳惊现“庞氏骗局”:2000投资者3.6亿掉入灰私募“陷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圳惊现“庞氏骗局”:2000投资者3.6亿掉入灰私募“陷阱”
    2013-03-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如此漏洞百出的公司竟然能轻易骗取客户的巨额资金,监管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深圳市南山区股权投资基金PE/VC集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炳武向记者表示,园区对于入驻企业并没有监管权,提供的服务只是出租场地

      ⊙记者 徐维强 ○编辑 张亦文

      

      一年前,当深圳投资者廖万斌购买完上百万元的私募基金产品时,自以为找到了一条回报丰厚的投资之道。但没有想到的是,他遇到了一起“深圳版”庞氏骗局,等待他的是血本无归的结局。

      近日,深圳一起罕见的私募基金诈骗案被警方破获,全国2000多名投资者高达3.6亿元的资金集体被骗的经历也随之曝光。除了巨额资金外,与以往普通的私募诈骗案不同的是,这家私募基金坐落于打造深圳私募中心的私募产业集聚园区,合法注册并经过层层审批,因而轻易取得了不少投资者的信任。而这起巨大骗局的背后,则暴露出监管与法律的缺失。

      投资者百万钱款打水漂

      这起诈骗案中,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金额都比较高,最少六七十万元,有的甚至高达五六百万。其中甚至还有一些老年人

      去年年初,廖万斌经人介绍,了解到一种受益远高于银行理财的投资产品——“私募基金”,随后他与妻子、朋友等共同凑钱,购买了朋友介绍的一家名为“深圳金博亿股权投资资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博亿”)的投资基金,总额高达112万元。

      根据廖万斌与金博亿签订的协议书内容显示,金博亿的这款产品封闭期为6个月,封闭期内每月按照投资金额的6%作为回报,封闭期满后金博亿将返还全部本金。

      在购买后的6个月内,廖万斌的确在每个月都按时收到金博亿打入账户的6%收益,这也让廖万斌感觉自己总算找到了除炒股、买基金之外的另一种更好的投资渠道。但好景不长,在封闭期结束后,廖万斌发现金博亿并没有将他原来的上百万本金归还。当他向金博亿追讨时,金博亿工作人员也以各种借口来一拖再拖,随后该公司更是人去楼空。

      廖万斌只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员。记者从深圳警方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有众多受害者进行报案,金额也都有数百万之巨。而且投资者并非仅在深圳,涉及全国15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3.6亿元,部分受害者选择了起诉。去年下半年深圳南山法院接到了众多委托理财合同纠纷的诉讼。对于这起重大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南山警方成立了专案组,在本月最终破获。

      据介绍,这起诈骗案中,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金额都比较高,最少六七十万元,有的甚至高达五六百万。其中甚至还有一些老年人,将自己的养老金全都取出拿来投资,结果全部打了水漂。

      画饼充饥蒙骗投资者

      对于众多投资者的询问,金博亿声称于勇洪是私募高手,是“中国的巴菲特”。在项目运作上,金博亿表示,该公司不同于其他PE公司,金博亿是通过先申请投资项目私募融资基金方式,然后申请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私募委托投资资金已经有了固定的投资项目和项目回报测算的基础上定量募集资金

      记者向深圳南山警方了解到,案件主要犯罪嫌疑人于勇洪早年在黑龙江省与人合伙开煤矿,因经营不善,煤矿亏损严重而南下来到广东。2011年初,于勇洪打算在广州开基金公司“创业”,后来来到深圳与几名从事过基金行业的代理人合伙注册成立了金博亿公司,于勇洪的“庞氏骗局”开始上演。

      尽管案件已经告破,但至今金博亿公司的网站以及在网上大肆宣传的网页都还没有关闭。记者打开后发现,金博亿宣称是经深圳发改委及深圳金融办授权设立的专业金融投资机构,“股权投资——股权管理——股权经营”和“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独特运作模式,即资本投入获得股权、股权管理提升企业价值、股权转让或股权经营分红获得收益,从而实现基金投资者的保值增值。对于众多投资者的询问,金博亿声称于勇洪是私募高手,是“中国的巴菲特”。

      而在项目运作上,金博亿表示,于勇洪在沈阳有金昊集团旗下矿山项目、影视制作项目以及大清王朝神树龙脉旅游胜地项目。这些项目均需要投资资金,通过申请项目融资,在深圳申请成立金博亿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博亿表示,该公司不同于其他PE公司,金博亿是通过先申请投资项目私募融资基金方式,然后申请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私募委托投资资金已经有了固定的投资项目和项目回报测算的基础上定量募集资金。而且投资项目隶属于同一个企业法人于勇洪,投资则以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募集,因而其投资的项目回报可以保障。金博亿同时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引入专业的私募股权投资的专业操盘手,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逐步走向阳光私募领域。

      根据金博亿的产品介绍,其基金产品分为3个月、6个月或1年,收益至少在6%以上。但这一切仅仅只是画饼。最初金博亿的确向投资者支付了高额的回报,最高时一度达到8%。但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

      一位投资人张女士介绍,自己购买了金博亿的“示羊牧业”股权,她与其他投资者的400多万元资金被于勇洪以自己名义入股示羊牧业,金博亿工作人员承诺,三四个月后公司上市就可以翻倍价格卖掉股权。但张女士在报案中称,示羊牧业上市半年多后,他们分文未得。张女士还称,对于他们的质疑,公司表示示羊牧业又将在法国上市,上市后就可以回购投资购买的股权。

      张女士并不知道,金博亿的资金链自2011年9月就出现断裂,公司创始骨干纷纷潜逃。此后金博亿开始以项目转股权的方式,继续忽悠投资者以吸收大量资金,骗来的钱去垫付前几批投资者的回报,但当项目到期后,本应偿还的本金却一再拖延不还。

      挖来银行经理向客户推销

      金博亿在成立之初就有意识地招聘了众多银行的客户经理,而他们在银行供职时手中的客户名单,自然成为金博亿瞄准的“猎物”。此外,在产品销售中,金博亿还善用传销模式。一大主力销售便是有着传销或直销经验的销售员

      金博亿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能联络和吸引到大批高收入客户,是因为借助了银行的渠道。记者了解到,金博亿在成立之初就有意识地招聘了众多银行的客户经理,而他们在银行供职时手中的客户名单,自然成为金博亿瞄准的“猎物”。例如金博亿的一名骨干代理人沈某,之前曾在某银行深圳分行担任客户经理,辞职进入金博亿后利用在银行工作期间的客户资源,联络这些客户向他们推销金博亿基金产品,而众多客户对此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有客户还不知道他已离职,误以为是另一种银行理财产品轻易购买。短短时间内,沈某骗得客户总共购买了800多万元的基金产品。

      金博亿在产品销售中使用传销的方式,通过发展下线寻找各种代理人。而销售中的另一大主力是有着传销或直销经验的销售员,利用其善于鼓动和推销的工作经验,大肆进行兜售。记者向深圳南山警方了解到,其中一名骨干曾在某知名直销公司工作,销售了800万元基金产品。对于业务员金博亿也给出了极具诱惑力的奖励,代理人每推荐一人就有10%的提成。

      一位曾接触过金博亿的人士向记者回忆,在金博亿公司他看到成堆的基金产品说明书,印制得如同一本售楼书,而且在其中直接写明产品的具体收益率。而且金博亿不时会雇佣派发员,在大街上或者到写字楼内派发宣传材料,这都严重违反了当前对投资产品的要求。

      借助“私募产业园”堂而皇之募资

      部分投资者表示,金博亿向他们介绍时,不像其他骗子公司不敢透露公司详情,而是主动邀请他们到公司参观了解,而客户到来后看到金博亿就位于政府建立的深圳私募产业集聚园,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原来的疑虑也就打消了

      如此漏洞百出的公司竟然能轻易骗取客户的巨额资金,监管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投资者表示,金博亿向他们介绍时,不像其他骗子公司不敢透露公司详情,而是主动邀请他们到公司参观了解,而客户到来后看到金博亿就位于政府建立的深圳私募产业集聚园,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原来的疑虑也被打消。

      金博亿的注册地位于深圳南山科技园的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基地内。记者近日来到该公司,大门禁闭人去楼空,而在门上还贴有投资者起诉的法院传票。记者发现,金博亿属于该基地内的“深圳市南山区股权投资基金PE/VC集聚园”,目前园区已经有24家私募公司进驻,其中金博亿所在的4楼就有10家同样性质的“投资管理公司”。记者向周边几家私募公司了解金博亿的情况,均十分谨慎,表示毫不知情。而集聚园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金博亿是2011年进驻的,注册资金500万,还算是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直到今年2月份才拖欠租金未交,而春节后公司就没有人来上班了,催收租金也一直联系不上,直到公安部门公布案情他们才知道这是家骗子公司。

      深圳市南山区股权投资基金PE/VC集聚园服务中心副主任谢炳武向记者介绍,作为深圳首个私募基金园区,集聚园于2007年动工建设,并在2010年正式挂牌,是南山金融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定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未来以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园为载体,充分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对深圳市的科技创新形成依托的物理平台,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园区。

      谢炳武表示,园区对于入驻企业并没有监管权,提供的服务只是出租场地。他介绍说,私募公司入驻需要经过深圳市金融办以及高新办的层层审批,深圳市金融办还出台政策,对入驻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加以扶持,此外深圳南山区政府也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拨出专门款项给予配套资金扶持,引导和帮助股权投资基金在此发展。而且金博亿属于合法注册,有正式的工商资料,对于后续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他们也无能为力。但他向记者坦言,在出现这一案件后,园区已经向各家私募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投资须谨慎等。

      谢炳武向记者透露,以前也发生过私募公司由于经营亏损,导致投资者上门追讨的现象,但并没有发生立案调查的事件。据了解,目前除24家私募公司外,包括金融外包、金融服务等公司在内金融基地内还有八九十家金融公司,而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对金融基地未来的招商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一些民间私募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

      业内人士提醒,目前国内只有资产管理规模到一定数额,而且管理制度和风控措施规范的私募公司才会有资格发行信托产品,除了这些阳光私募之外的都是“灰私募”

      “目前从事一级市场的股权私募良莠不齐,没有经验的投资者很难辨别其真伪。”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晓武分析,当前私募业发展迅猛,但除了阳光私募外,很多民间私募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因而投资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尽管有一些私募确实让投资者得到了较高的收益,但他们与客户签订的协议并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因而风险相当大,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投资者根本无从追诉。即使私募公司承诺了高收益,但如果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投资者的损失也无法得到弥补。更何况民间还有相当多的私募公司,以虚假的项目“空手套白狼”,骗取投资者的资金。

      业内人士提醒,目前国内只有资产管理规模到一定数额,而且管理制度和风控措施规范的私募公司才会有资格发行信托产品,除了这些阳光私募之外的都是“灰私募”。由于资产规模不够或经营理念的问题,数量庞大的灰私募并没有发行信托产品,只选择专户理财,其资金募集对象一般是熟人圈,投资细节没有公开披露,外界也无法对其进行客观中立的评价,无法得到明确的监管,因而其违约成本比阳光私募低很多。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私募宣称的高回报是建立在投资项目的真实性上的,而这也恰恰是普通投资者的薄弱点。而且此类股权投资大多是长达数年的长期投资,更进一步增加了投资风险。即使投资者想要对私募基金公司进行调查,也仅能查到该公司的注册信息,而涉及核心的投资项目、资金运作等很难通过公开渠道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