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第三方支付在改变金融业态
  • 当前中国的“改革红利”从何而来
  • 看宏观经济运行轨迹
    更可能是“弱复苏”
  • 质检报告怎么成了“罗生门”
  • 美国新财长访华会带来哪些“见面礼”?
  • 公道与私情
  •  
    2013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第三方支付在改变金融业态
    当前中国的“改革红利”从何而来
    看宏观经济运行轨迹
    更可能是“弱复苏”
    质检报告怎么成了“罗生门”
    美国新财长访华会带来哪些“见面礼”?
    公道与私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看宏观经济运行轨迹
    更可能是“弱复苏”
    2013-03-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 平

      

      从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看,今年经济复苏反弹的势头并未如去年末预想的那样强劲。去年下半年,GDP增速由一至三季度的7.7%回升至一至四季度的7.8%,中国制造业PMI也连续多月位于荣枯线之上并不断扩张,其中去年10至12月的PMI分别为50.2、50.6和50.6,一度令市场各方对经济走势的估计十分乐观。但今年头两个月的数据并未直线延续上述反弹态势。首先,作为大致反映GDP运行状况的数据——工业增加值,增速不过在9.9%,这固然有基数效应的影响,但较上年12月下降0.4个百分点却是不争事实。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PMI也在回落,1月、2月分别为50.4和50.1。更令人不解的是,今年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明显偏低,不但低于去年各月的增幅,而且也低于2004年至2012年历年的年度消费增幅。由此可以说,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只能算是“弱复苏”,而不是之前预计的“强劲反弹”。

      与此同时,还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让一些中间经济指标过多迷惑我们的眼睛。前面提到的“消费”以及并未提到的“投资”和“进出口”,都是“GDP=投资+消费+进出口”恒等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货币信贷”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就不同了,它们顶多只是宏观调控最终目标(如GDP、CPI)的良好解释变量。也就是说,借助“货币信贷”与CPI或GDP之间的稳定数量关系,央行只要管好“货币信贷”,宏观调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遗憾的是,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货币信贷”越来越难以成为一个“好的”解释变量。换句话说,从“今年2月新增信贷猛降至6200亿元”当中,我们很难精确推断宏观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了弥补上述缺陷,央行开始研究设计并对外公布“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指标。不过笔者以为,姑且不论这项统计指标有很多漏减(如民间借贷等),即便从已公布数据的“同比”来衡量,也很难作为一个可靠的宏观指标,比如一些年份“社会融资规模”增幅为负,一些年份增幅趋于0,一些年份增幅接近100%,大起大落,令人匪夷所思。所以,面对“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同比增长79%”的事实,很难为它找到对应的科学内涵。

      中央进一步制定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对量化宽松以及地方投资热潮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刚好形成一种抵消。根据31个省区市政府公布的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其中20个将投资增长率定在20%及以上;另外,除去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北5个省市,其余26个省区市的GDP增长目标均定在9.5%及以上。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业也在积极支持铁路、公路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国家重点项目。显而易见,政府换届之后的投资热潮在所难免。所以,当前房地产调控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更像是一场“及时雨”。当务之急,各地、各部门应抓紧出台相关落实细则,确保将17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同时,中央重在把关,确保房地产调控“有理、有利、有节”。现在,市场纷纷传言二套房贷首付将提至七成。实际上,更多采用金融政策调控房价非常必要,而且与税收政策相比,其并不会造成对住房供给的抑制效应。所以,如果各地尤其是所谓一线大城市的房价依旧“岿然不动”,则将来暂停二套房贷(相当于首付100%)甚至也是必要的。

      在经济走势温和、增长速度十分接近7.5%调控目标情况下,继续频繁动用其他调控工具就会显得画蛇添足。特别作为总量性的货币政策——“利率+准备金率”政策组合而言,更要慎用准备金率工具,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作者系独立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