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局部风险上升
    债市“零违约”难持续
  • 巴曙松把脉2013年债市:扩容是主基调 城投债将领跑
  •  
    2013年3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4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焦点
    局部风险上升
    债市“零违约”难持续
    巴曙松把脉2013年债市:扩容是主基调 城投债将领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局部风险上升
    债市“零违约”难持续
    2013-03-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枫林

      

      尽管我国企业在海外发行债券出现违约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债券违约仍属于“新鲜”事物。自1981年我国第一只国债发行以来,债券市场仍保持“零违约”记录。

      但这种寂静现状或被打破。近期信用负面事件仍在继续暴露和发酵,虽然出现大范围违约风险的可能性仍然较小,但局部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却在上升。

      与高度关注信用违约事件发生相比,当前更应该重视债券市场机制建设和完善。只有未雨绸缪方能做好积极应对。

      巴曙松认为,信用违约事件的出现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预警、处理、化解风险。从成熟市场经验来看,及时的信息披露、合理的风险评级体系、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成熟的偿债保障机制是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内信用债券市场机制建设亟待完备,尤其是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

      最后,地方政府的“兜底”成本增加。违约债券的最终接盘者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考虑到近期影子银行和不良贷款等风险积聚,银行兜底将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未来政府对信用违约零容忍的态度可能会有所转变。

      同时,企业信用资质下沉。债券市场发行人整体信用质量是影响市场违约率的重要因素,随着中低资质发行人的逐渐进入,投资者承担的信用风险暴露将显著提高。

      在巴曙松看来,债券违约与宏、微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当前虽然宏观数据在逐步走稳,但并不代表微观行业会同步企稳,钢铁、水泥、光伏等产能过剩行业仍在面临信用资质的恶化。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不断扩容,低资质发行主体比重不断增加,其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在逐步积聚,“零违约”现状被打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