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公司
  • 6:市场
  • 7:观点·专栏
  • 8:艺术资产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封面文章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9: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有必要澄清对楼价的两大误解
  • 着力推动地方“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 从京沪版执行细则 看未来楼市调控空间
  • 弗里德曼货币魔术一再失灵
  • 让人咋舌的公积金账本
  • 外论一瞥
  •  
    2013年4月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有必要澄清对楼价的两大误解
    着力推动地方“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从京沪版执行细则 看未来楼市调控空间
    弗里德曼货币魔术一再失灵
    让人咋舌的公积金账本
    外论一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3-04-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莫斯科时报》3月29日文章

      欧洲何以为塞浦路斯唱挽歌

      

      今天,塞浦路斯看上去已被营救。但这场营救进一步撕裂了欧洲的裂缝,这一裂痕会妨碍欧洲融合的未来。经济衰退变得非常棘手,因为这也是一场社会稳定、民主和国际政治秩序的危机。范围广阔的破产和失业加剧了社会紧张,使得正常的民主政治变得不可能。民主已成为欧洲精英阶层抱怨的中心议题。

      塞浦路斯问题暴露出欧洲主权债务及银行危机的两个维度:一,对银行存款征税及小客户是否应被免除的讨论将阶级冲突置于中心。二,外国特别是俄罗斯,已将塞浦路斯银行部门问题变为国际关系问题。

      在最紧急的时刻,塞浦路斯向俄罗斯寻求援助方案,德国央行此时则宣布了一项新的欧洲中央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德国人均财富比南欧国家低,因为少有德国人拥有房产。这项信息似乎有意来影响协商:为何更穷的德国人应被期望去支援地中海的百万富翁?

      金融危机的后果是,收入和财富分配进入政治争论的中心。在国际关系方面,2010年后,当欧洲储户离开塞浦路斯银行,俄罗斯商业和个人的储蓄开始增加。塞浦路斯是美国在东部地中海安全管理的关键补给站,塞浦路斯的海上油田也将被发展为能源基地。这些对俄罗斯来说十分重要。

      深化的社会对立会影响金融协商,在政治统一缺席的前提下,货币统一无法持续。欧洲现代模式下的福利国家依赖于仲裁和解决社会争端的有效机制。而塞浦路斯事件证实,欧盟所欠缺这一机制。(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哈罗德·詹姆斯 贺艳燕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3月27日社论日欧经济合作应与TPP互相促进

      

      日本与欧盟将于4月开始经济合作谈判。在过去的6年中,日本强烈要求展开谈判,但是欧盟不愿下调关税,谈判因此被拖延下来,日本也只有等待。这种状态终于要结束了。

      日本的对手韩国已经先于日本,与欧盟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FTA)。韩国的产品从两年之前便逐步下调了关税。日本必须找回失去的时间,以闪电战的态势,迅速制定一个能支持经济增长、有实质内容的协定。当务之急是要求欧盟撤销关税。欧盟目前仍然向汽车征收10%的高关税。日本必须批判这种落伍的欧洲保护主义,尽早取消与韩国相比不利的条件。

      此番欧盟的姿态软化,原因在于日本表达了参加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的意愿。受TPP的刺激,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贸易自由化的框架开始启动。欧盟在开始同日本谈判的同时,也会很快同美国展开FTA的谈判。另外,中、日、韩三国的谈判也已从上周开始。这对作为通商国家的日本而言,是一个良机。日本应乘此潮流,在世界市场中搏得有利的竞争条件。

      为了使各个贸易自由化框架能相互促进,必须注意调整好美、日、欧三者的平衡。目前日本国内绝大部分人比较关注参加TPP的难度,但实际上在日本的市场开放方面,欧盟提出了比美国更苛刻的要求。日本必须慎重观察与美欧之间的距离。TPP制定的规则与欧盟所要求的制度肯定会有所不同。有些时候,日本可能要面对选择哪个阵营的问题。日本必须制定自己的通商政策,必要时利用美欧之间的冲突争取自己的利益,这需要高明的战略。(梁宝卫 编译)

      

      ◎《独立报》3月27日文章

      迎接黄金时代回归还是持续恐惧?

      

      投资者将钱投入到交易所交易基金,汇聚起来的基金购买了超过1000吨黄金。 早前出售了黄金的中央银行现在又在重建其金储备。世界一直铭记J.P. 摩根在1912年时的一句名言“黄金是钱,其他都是信贷。”

      自从金本位被美元本位替代,金价变动范围一直很广泛。1980年1月,金价达850美元一盎司,这是当时通胀和经济不确定性的表现。随后,全球经济复苏,黄金价格下跌了近20年,1999年为每盎司253美元。从2001年开始,金价开始上升,这是因为需求增加,特别是来自新兴国家的需求。2007、2008年,金价再次进入上升期。对于银行崩溃的担忧导致金价更高,在2011年8月达到每盎司1913美元的峰值。

      可见,金价的上升受恐慌情绪所推动。金融危机的深度、对其他资产的忧虑以及脆弱的银行体系都直接刺激金价飞升。以低息和印钞来重启全球经济的货币政策也支撑了金价。贬值的美元以及其他前景不明确的主要货币,如欧元和日元,也驱动了将黄金视为真正货币的需求。但对投资者来说,购买黄金并非毫无问题。黄金衍生品和其他金融工具可能会存在金融机构的违约风险。同时,投资者也面临所持黄金被充公的风险。如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禁止私人持有黄金,违法者面临1万美元罚款。

      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观察到的:如果投资者受金价上升的乐观主义所驱动,那么他们对经济担忧的情绪也在升级。在经济混乱、下滑或战争时期,黄金重新表现出对人性的掌控。

      (作者萨蒂亚吉特·达斯曾是银行家,著有《极限金钱》及《交易员、枪和钱》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