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国资委:今年探索
    央企境外债券发行
  • 城市公交站场等用地
    免征三年城镇土地使用税
  • 稀土产能利用率不足四成
  • “末班车”效应突显 全国百城房价连涨10月
  • 绿色建筑数量每年翻一番
    产业万亿空间待分享
  • 化工市场颓势尽显
    苯乙烯成唯一亮点
  • 城市排水管网建设
    迎政策利好
  • “金太阳”今年或落幕
    光伏补贴何去何从
  •  
    2013年4月2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要闻
    国资委:今年探索
    央企境外债券发行
    城市公交站场等用地
    免征三年城镇土地使用税
    稀土产能利用率不足四成
    “末班车”效应突显 全国百城房价连涨10月
    绿色建筑数量每年翻一番
    产业万亿空间待分享
    化工市场颓势尽显
    苯乙烯成唯一亮点
    城市排水管网建设
    迎政策利好
    “金太阳”今年或落幕
    光伏补贴何去何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资委:今年探索
    央企境外债券发行
    2013-04-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郭玉志 ○编辑 衡道庆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日前在中央企业产权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2013年,中央企业要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要不断提高利用股票市场、产权市场、债券市场的能力,优化产权配置,保障企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黄丹华指出,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拓展债券发行渠道,注重防控融资风险,要用好国内国际债券市场资源,积极探索境外债券发行,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服务。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合理控制好发债规模,把握好发债信息披露,跟踪好募集资金投向。

      数据显示,2012年,中央企业注重运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中国国电H股上市公司龙源电力成功发行4亿美元永续债,成为第一家发行美元永续债券的H股上市公司。中国大唐等4户中央企业及子企业获准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共计185亿元,成为第二批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非金融企业。

      黄丹华要求,中央企业要继续借力境内外股票市场,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和资源整合,继续推进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推进有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中央企业与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间的良性互动,推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上市公司集中,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建立健全解决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促进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过去的一年,中国煤炭科工、中国电建等企业主营业务整体改制上市工作进展顺利,宝钢股份、中国建筑、中煤集团、中国三峡集团、西电集团、中航集团等企业结合证券市场情况,抓住有利时机,通过二级市场回购或增持了股票。

      除股票和债券市场外,产权市场也为中央企业改制重组提供了平台。今年,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挖掘产权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央企业要加大利用产权市场处置辅业、低效、无效资产的力度,推进大宗实物资产进场交易,要积极探索利用产权市场组合民间资本,开辟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新渠道。

      黄丹华表示,中央企业要继续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通过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更多地引进民间、外资等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