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信息披露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国资委:今年探索
    央企境外债券发行
  • 城市公交站场等用地
    免征三年城镇土地使用税
  • 稀土产能利用率不足四成
  • “末班车”效应突显 全国百城房价连涨10月
  • 绿色建筑数量每年翻一番
    产业万亿空间待分享
  • 化工市场颓势尽显
    苯乙烯成唯一亮点
  • 城市排水管网建设
    迎政策利好
  • “金太阳”今年或落幕
    光伏补贴何去何从
  •  
    2013年4月2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要闻
    国资委:今年探索
    央企境外债券发行
    城市公交站场等用地
    免征三年城镇土地使用税
    稀土产能利用率不足四成
    “末班车”效应突显 全国百城房价连涨10月
    绿色建筑数量每年翻一番
    产业万亿空间待分享
    化工市场颓势尽显
    苯乙烯成唯一亮点
    城市排水管网建设
    迎政策利好
    “金太阳”今年或落幕
    光伏补贴何去何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太阳”今年或落幕
    光伏补贴何去何从
    2013-04-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毛明江

      

      记者获悉,自2009年起实施的金太阳工程今年或取消,代之以电价补贴的方法。业内有声音认为,此举可能导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入不敷出,一些光伏企业则建议:“电价补贴和金太阳双轨并行”。

      电价补贴政策有利也有弊

      按照目前国家发改委《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补贴电价规定,如果按建设50%分布式电站和50%地面电站、每度电平均补贴0.45元、每MW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四类地区)110万度计算,1GW每年约需补贴5亿元。如果按第一年计划建设10GW,则约需补贴资金50亿元。

      “尽管第一年看似补贴金额不大,但每年递增累积资金就是一个大数目。随着补贴资金逐年递增,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可能入不敷出。”强生光电董事长沙晓林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说,由于文件尚未明确国家对电价补贴的年限,如按欧盟光伏补贴20-25年时间计算,则20年的电价补贴总额要达到10500亿元,平均每年补贴达到500亿元。虽然国家可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基金来解决,但如这部分费用提取过多,也会使电价上升过快。

      近日,德国四大电网运营商就将“绿色电力分摊费”一举上调了47%导致电价飙升,已引发社会极大争议。

      “而如果光伏电价补贴政策没有补贴时间,对投资人而言,很难计算回报率和投入回收期,也不尽妥当。如此,除了一些为解决建设火电厂能源配额而愿意投资光伏发电项目的央企、电力公司,这一政策对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没有太大吸引力。”沙晓林说。

      另一方面,按照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光伏电站建成发电后才有电费收入,才能分月分年回收投资。以建设1MW地面或屋面光伏电站需投入650万计算,如建设一个30MW规模电站,则需投入2亿元,这部分资金仅靠企业自筹很困难。而目前大部分银行已收紧光伏贷款,企业很难融资来建设项目。

      建议电价补贴、金太阳双轨并行

      在沙晓林看来,金太阳示范工程虽然建设过程中存在企业推迟开工、骗补贴等现象,但只要监管措施有力,这类问题可得到制止。由于当下光伏组件、配套电器、工程安装等成本已大幅下降,光伏电站建设成本降至原来的一半,如继续实施部分金太阳工程,则每W补贴可从去年5.5元降到3.5元左右,如按建设5GW规模则补贴仅需175亿元。相比之下,去年4.7GW规模的补贴总额也达到了260亿元。

      “这既解决了一些中小投资者的前期部分资金缺口,且国家只需支付一次性补贴,不需要每年再拿出补贴资金。同时,补贴也可逐年递减,如2014年可降至2.5元/W、2015年降至1.5-2元/W,到2016年再让金太阳工程正式退出舞台。”沙晓林说。

      他最后表示,电价补贴和金太阳示范项目各有利弊,不能一刀切。建议国家对金太阳示范项目、尤其是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再留三年延缓期,期间可采取电价补贴和金太阳“双轨并行”的办法,通过实践制定更符合国情的光伏补贴政策,以进一步摸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