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美股财报季低调揭幕 调整风险与日俱增
  • 如此好景难长久
  • 有一种疯狂 叫做安倍行情
  • 你敞开思想 仿佛装满刀子的抽屉
  •  
    2013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海外
    美股财报季低调揭幕 调整风险与日俱增
    如此好景难长久
    有一种疯狂 叫做安倍行情
    你敞开思想 仿佛装满刀子的抽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你敞开思想 仿佛装满刀子的抽屉
    2013-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每个人都想永垂不朽。这样的人寥寥无几。但玛格丽特·撒切尔就是一位,为何?因为她的价值观——经济永远是优先考虑事项。所以她才会告诉菲利普·拉金(英国诗人),她最喜爱的他的诗句是:你敞开思想,仿佛装满刀子的抽屉。

      1979年5月4日,竞选胜利的撒切尔夫人敞开了思想:英国可以再次成为大不列颠。为了证明这一点,她带来了一个奇妙的“主义”:保守主义。她为保守主义以及保守主义能够做的事情感到自豪。例如,她说过:“有效的关爱需要花钱。”

      要做善事,首先你需要钱。她说:“一块更大的蛋糕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分到更多。”但首先你必须创造财富,把蛋糕做大。“水涨众船高。”

      她说,降低税率是好的:从道德原因来看,它意味着个人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从经济原因来看,看似矛盾的现象是,降低税率意味着更多的税收收入和财富创造。

      经济永远是她优先考虑的事项:“国家偿付能力与其说是一个目标,倒不如说是实现其他任何目标的先决条件。”

      反对她的人指责她冷血无情,一个纯粹的“财迷”。她自己并不认同关心经济就意味着铁石心肠。相反,她认为,如果一个人很穷,就不可能拥有自由,因为正如J ·K·加尔布雷思所说:“对公民自由的最大限制就是身无分文。”

      今天,这些原则正在受到质疑。人们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金融危机是太过自由放任造成的,那么或许我们现在需要多一点国家干预。

      对于公共财务,一个“悄然增强”的共识已经形成:每减税1英镑就意味着护士和教师方面的支出将减少1英镑——因为对减税会产生财富创造效应的信念已经减退。

      毫无疑问,撒切尔会鄙视正在我们面前铺开的图景。

      任反对党领袖时,撒切尔夫人在创建了政策研究中心来表述自由市场的好处。结果是经济政策的变革和连续4次大选获胜。

      时代变了。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一种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发展形成。但没有人知道它的样子。为了勾画出这个秩序的轮廓,我们需要做她曾经打算做的事情——用采矿者淘金的热情去寻找真正的思想。

      (摘自莫里斯·萨奇《撒切尔夫人:自由市场捍卫者》一文,作为自由市场的坚定捍卫者,撒切尔夫人的离去标志一个时代的终结。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对自由市场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此时回头看看英国政策研究中心主席莫里斯·萨奇2009年的这篇文章,好像冥冥中为她安排了最贴切的墓志铭)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1925——2013)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8日早晨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

      她的发言人蒂姆·贝尔说,她去世时“很平静”。

      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至1990年间担任英国首相,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19世纪初以来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