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保险股首季保费略好于预期
    平安太保逆势抢跑优于同业
  • 广东争取全省推广
    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 广州拟率先设小额再贷款公司
    小贷公司资金瓶颈有待破解
  • 人保财险在沪推行
    人伤调解协商机制
  • 对债市不宜盲目乐观
  • 传闻田国立出任中行董事长
    中行不予评论
  • 上海银行今年拟H股募资150亿元
  • 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
    对澳元直接交易有望开闸
  •  
    2013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保险股首季保费略好于预期
    平安太保逆势抢跑优于同业
    广东争取全省推广
    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广州拟率先设小额再贷款公司
    小贷公司资金瓶颈有待破解
    人保财险在沪推行
    人伤调解协商机制
    对债市不宜盲目乐观
    传闻田国立出任中行董事长
    中行不予评论
    上海银行今年拟H股募资150亿元
    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
    对澳元直接交易有望开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
    对澳元直接交易有望开闸
    2013-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此举将更好地反映两国贸易和投资之间的直接需求,降低双方贸易成本。预计人民币与澳元可直接兑换后,短期内仍无法摆脱美元基础汇率,交易量不会激增

      ⊙记者 王媛 ○编辑 孙忠

      

      继去年6月1日人民币对日元可直接兑换后,人民币对澳元直接兑换也即将“开闸”。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昨日在上海表示,澳元与人民币直接兑换协议即将公布并生效,这将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这也是继美元、日元后,第三个可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货币。

      市场人士指出,对中澳日益增多的双边贸易往来而言,这将更好地反映贸易和投资之间的直接需求,便利两国贸易和投资。但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由于短期内还是无法摆脱美元基础汇率,预计人民币与澳元可直接兑换后,短期内交易量并不会激增。

      利好双边贸易

      吉拉德是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发表演讲时透露这一信息的。她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澳元继美元和日元之后成为第三种可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货币,为扩大与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据悉,澳新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为人民币和澳元直接交易做市商。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此前表示,中澳两国之间天然互补,且贸易额仍在高速发展,人民币与澳元若实现直接兑换,既可强化两国经贸关系,也可降低双方贸易成本。

      事实上,澳大利亚一直在推动澳元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2012年3月,澳大利亚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一项为期3年价值300亿澳元的货币互换协定,被视为澳大利亚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强烈信号。

      “若人民币和澳元开展直接兑换,将为离岸市场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此,东方汇理银行高级经济分析师高德信表示,人民币与澳元直接交易,可收窄买卖价差,降低客户交易成本,同时也是人民币提升全球地位迈出的一小步。

      短期交易量预计不会放大

      去年6月1日,日元成为除美元外首个与人民币开展直接交易的主要外国货币,但至今,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比重并未明显增加。对此原因,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由于仍无法摆脱美元汇率,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比重并未增大,若人民币对澳元可直接交易,预计短期交易量也不会明显放大。

      “因为直接交易其背后的汇率形成机制,仍无法离开人民币对美元及澳元对美元的汇率。”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告诉记者,直接交易仍无法脱离对美元的基础汇率。而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虽表面上看,可以减少一个环节以节约成本,但短期内能否实现还有待观察。

      赵庆明指出,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民币对美元交易量仍占外汇市场的“大头”。因此,由于交易量大,人民币对美元的点差波动是所有币种里最小的,而非美货币则反之,这样即使开展了直接交易,由于点差变动较大导致的不确定性更大,也未必会对企业减少成本。

      记者昨日就此事求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中心负责宣传的相关人员表示,目前还未接到针对此事的正式通知,具体内容将以其网站公布的为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4月8日,人民币对澳元汇率中间价为6.4984,较前一交易日上行了508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