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四公司掀开一季报披露帷幕
    特锐德新格式显“创业板特色”
  • 16家文化企业上市遇阻
    背后原因五花八门
  • 重构飞信业务
    中移动正面迎击微信
  • 潜在控股方备下厚礼
    SST华新推“超大号”股改预案
  • 福成五丰拟注“肥牛火锅”
    餐饮企业试水曲线上市
  •  
    2013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公 司
    四公司掀开一季报披露帷幕
    特锐德新格式显“创业板特色”
    16家文化企业上市遇阻
    背后原因五花八门
    重构飞信业务
    中移动正面迎击微信
    潜在控股方备下厚礼
    SST华新推“超大号”股改预案
    福成五丰拟注“肥牛火锅”
    餐饮企业试水曲线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重构飞信业务
    中移动正面迎击微信
    2013-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夏子航 ○编辑 孙放

      

      就在博鳌论坛上中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同腾讯总裁刘炽平交锋、运营商继续施压微信的同时,飞信公众平台日前在中移动飞信官网悄然上线,这被业界视为中移动重构飞信业务的第一步。

      飞信公众平台拥有群发信息、投票调查、自定义回复、短信留言与人工客服等多功能。相比目前飞信、微信平台上的个人间即时通讯,飞信公众平台更像是个人或企业的“对外广播”,在商业领域拥有较广的应用,因此颇受重视。

      下一步,中移动将按计划,凭借其号码资源的优势,逐步实现全网用户默认开通飞信业务。这将极大提升飞信用户的理论规模,但飞信活跃度的提升效果仍待观察。

      此次,飞信公众平台的上线被视作中移动“飞信业务重构”的一部分。据悉,中移动数据部、互联网基地、国际公司和移动研究院已对“飞信业务重构”的方向基本达成共识,即中移动将对飞信、飞聊等进行产品形态上的整合,使其成为应对微信等OTT竞争的融合通信产品。

      按初步计划,飞信业务的重构方向包括:将灵犀(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出的智能语音产品)、VOIP等产品功能结合到飞信中;重塑“号码价值”,与手机联系人、拨号盘等终端能力结合,尽快实现全网用户默认开通飞信;结合定制终端预装、流量打包优惠等手段,快速发展用户。

      这些举措的背后,是三大运营商不满“被管道化”尴尬境地,希冀参与未来移动互联网更多利益分成的构想。以中移动飞信为例,2007年6月,公司推出飞信,在PC端拥有免费发送、易于群发的优势,一时间击败了移动即时通信领域的竞争对手。有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腾讯在移动端的用户仅有1020万,而飞信的用户达到了6600万。到2010年,飞信成为中移动旗下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产品,注册用户数增长到2亿。

      但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的红火,飞信逐渐遭到冷落。中国电信的“翼聊”、中国联通的“沃友”也面临同样的现状。与此同时,微信等OTT业务的发展也让运营商担忧其短信、通话业务遭受影响。

      不过,飞信的复苏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在相对开放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即时通讯业务寡头已经形成,人们更倾向使用用户基础更广的软件,同时,用户体验感也将对飞信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不管未来如何,资本市场已有所反应:在微信收费争端爆发后,截至4月8日收盘,腾讯控股自3月11日以来已跌去了15%左右。而昨日,神州泰岳则以涨停收盘。有研究机构指出,随着中移动加大对飞信的开发投入,其合作商神州泰岳有望获得更大的飞信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