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债务比例过高及其逐年上升的势头是不健康的,说明债务期限比例的匹配失调,显示目前国内企业在生产方面偏向于短期,缺乏长期的发展布局。而随着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趋势再次形成,国际短期资金进入我国市场的动力在加强。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需保持高度警惕。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7369.86亿美元(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对外负债)。其中登记外债余额4454.86亿美元,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为2915亿美元;而短期债务占比高达73.4%,登记债务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7.83%。
外债余额比2011年增加近420亿美元,主要是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的增长。去年短期债务增量占对外债务余额总增量的95.3%。虽然对外债务的负债率、债务率和偿债率均呈小幅下降趋势,但外债的结构失衡风险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风险。
对比2001年以来的外债数据,短期外债占比除2008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均逐年攀升。去年末短期外债余额为5409.29亿美元,比2011年末增加了400.28亿美元,占外债余额总增量的95.3%,对外债务余额的73.4%。就债务结构而言,短期债务比例过高和逐年上升的势头是不健康的,说明债务期限比例的匹配失调,不能不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这也显示目前国内企业在生产方面偏向于短期,缺乏长期的发展布局;而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趋势再次形成,国际短期资金通过我国香港进入内地市场的动力在加强。
更值得警惕的是,与短期对外负债的结构性风险以及美元债务比重过高相比,外商投资积累的利润隐形债务风险带来的偿还压力更加突出。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债务风险这根弦已经绷得很紧了。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9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50430亿美元,对外金融负债32224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18206亿美元。在对外金融负债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19543亿美元,占对外金融负债的61%。这意味着我国对外金融资产逾七成集中于低收益的储备资产。而在对外负债中,高收益的FDI则占了逾六成。更重要的是,国际通行的对外直接投资(FDI)统计法是按照市场价值法,但由于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多未上市,还没有据以计算的市场价值标准,所以一直采用历史成本法统计,这又忽略了巨大的增值部分,进而低估了我国的海外负债,并高估了我国的对外净资产。
而私人部门的资产配置失衡也带来一个长期的问题:由于私人部门的债务风险过于集中,企业大量的对外负债并没有相应的对外资产相匹配,资产负债表依然比较脆弱,并没有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外债风险。迄今为止,FDI已积累了大量的未分配利润。来自央行此前的研究显示,从1998年到2005年,在华外资企业利润有了迅猛增长。1998年外资利润为52.3亿美元,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已飙升为517.6亿美元。
在2005年新的汇率改革之后,靠着低利率、宽货币的背景,中国企业规模迅速膨胀,房地产价格暴涨,外商对华投资的资产市值也随之迅猛增长。截至2010年底,外商在华资产按成本价格计算约1.5万亿美元,而2008年和2005年底分别为9200亿和4700亿美元。考虑到中国近年来资产价格膨胀的速度,按市值计算,外商在华资产价格有可能已达到3万亿美元。按此估计,外商在华资产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孰高孰低一时难以定论,中国对外到底是净资产还是净负债,尚需细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流入的外国资本不仅赚取了人民币升值的收益,还获得了中国资产价格膨胀的增值。
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未来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对人民币资产回报率预期将显著下降,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加剧,而随着新一轮的城镇化发展,地方政府的借债冲动又会进一步给地方债务带来巨大的偿还压力。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需保持高度警惕。
看全球形势,美日欧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持续维持,尤其是日本央行的宽松计划,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冲击以及近期塞浦路斯的金融动荡,给全球的债务经济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缓解债务风险压力,各国政府都在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应对资本流入时,可考虑对于外汇借款征收无息外汇准备金,对短期外债征收流入税,对于短期套利交易征收交易税,对于外资流入规定最短停留期等等。从国际多边角度看,适度的资本管制有助于减少热钱流动,降低负债风险,有利于调整全球性金融失衡和促进系统稳定。
与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结构失衡相伴随的是,对外资产的低回报和对外负债的高收益率。因此,为规避中国式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性风险,必须积极调整对外资产配置结构,降低储备资产比重,逐步调整由政府主导持有对外资产的格局,促使私人部门从净负债状态转变为基本平衡的资产状态。应以扩大居民个人用汇自主权为着力点,逐步实现藏汇于民,进一步放松个人资本项目跨境交易,如允许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包括境外实业投资和证券投资等,进而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对外资产负债严重失衡的现状。
(作者系中国金融网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