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丹丹 苗燕 ○编辑 孙忠
昨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54万亿元,追平1月份刚刚创下的历史纪录。整个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则高达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出2.27万亿元,也攀至历史最高位。
贷款占比进一步降低
从结构看,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44.7%,与去年底比,占比下降了7.4个百分点。3月份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人民币贷款占比已经降至41.7%。
与此同时,以信托贷款为首的非信贷社会融资总量占比则在逐季上升。数据显示,一季度外币贷款占比7.2%,环比高1.4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8.5%,环比高0.4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13.4%,环比高5.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10.9%,环比高4.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1.0%,环比低0.6个百分点。
然而企业债券是个例外,其占比12.2%,环比降低2.1个百分点。
信托贷款占比上升,企业债占比下降,一升一降后,前者的比重首度超过后者,成为社会融资规模里仅次于人民币贷款的第二大板块。
信托贷款规模继续猛增
今年初,机构曾预计,在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去年信托贷款高歌猛进的情景不会重现。
但出乎意料的是,信托贷款规模继续猛增。今年一季度信托贷款增加8230亿元,同比多增6443亿元。3月份为4306亿元,更是创下历史纪录。
日前银监会刚刚颁布“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债权资产进行了限定和规范。下一阶段信托贷款会否受其影响,规模降低?
某信托公司人士透露,信托公司去年以来通过银信通道所做的信托贷款猛增。“8号文”实施后,有些大银行根据规定,还有规模的空间,目前所知有些银行也还在做;而小银行受到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小银行投资非标债权的理财产品大多都是超限的。
“由于小银行的规模非常小,所以“8号文”出来之后,可能会导致信托贷款的规模下降一些,但估计不会下来太多。”该人士分析,“而且有些银行也开始寻找一些新的方式,绕开银监会的监管规定,所以估计对信托贷款规模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预计,由于基建投资需求旺盛和城镇化建设启动因素,今年表外融资不会明显收紧。
融资或存在过热风险
社会融资规模连续高位,一方面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旺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另一方面则是金融是否存在脱离实体经济的过热风险,这耐人寻味,也令人担扰。
因为与整体呈现“高亢”状态的社会融资相比,经济数据却显得没那么强劲。数据显示,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12.5%,而3月份的PMI为50.9%,反弹力度低于过去数年。
去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庞大投资项目,涉及轨道交通、公路、机场等基建项目建设,这一定程度可以解释社会融资规模猛增的原因。但是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部分实体经济存在借新债还旧贷或者借新贷还旧贷的现象,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司发行长期债券置换贷款,用于控制融资成本,因此社会融资规模并不能完全体现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有虚增的可能。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速可能在下半年出现明显下降,而由于社会融资总量在年初快速增长,今年中国通胀存在一定的上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