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福晶科技
    称与“霍尔效应”研究无关
  • 长春高新收回关联占款
  • 股价回暖致提前赎回
    美丰转债今最后交易
  • 华电集团煤制芳烃中试技术达世界水平
  • 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昨出台
    新疆棉企拟“先下手为强”
  • 潍柴动力
    与法拉利F1车队战略合作
  • 中海集运
    获“清洁航运”国际认证
  • 时代新材造出
    世界最大橡胶隔震支座
  • 新版H7N9诊疗方案出炉
    上市公司产品有进有出
  •  
    2013年4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公司·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公司·动向
    福晶科技
    称与“霍尔效应”研究无关
    长春高新收回关联占款
    股价回暖致提前赎回
    美丰转债今最后交易
    华电集团煤制芳烃中试技术达世界水平
    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昨出台
    新疆棉企拟“先下手为强”
    潍柴动力
    与法拉利F1车队战略合作
    中海集运
    获“清洁航运”国际认证
    时代新材造出
    世界最大橡胶隔震支座
    新版H7N9诊疗方案出炉
    上市公司产品有进有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电集团煤制芳烃中试技术达世界水平
    2013-0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该中试技术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示范装置将逐步实现工业化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梁伟

      

      11日,央企华电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煤制芳烃中试技术获得成功。据了解,东华科技是该试验项目建设总承包方。

      据华电集团介绍,2012年,世界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在华电煤业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建成。2013年1月投料试车成功。2013年3月18日,该项中试技术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流化床甲醇制芳烃催化剂的成功开发为煤制芳烃成套工业技术开发奠定了基础,流化床煤基甲醇制芳烃成套技术创新性强,总体处于同类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这项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核心流化床装置操作非常平稳、弹性大,连续化与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甲醇可以实现完全转化,3.07 吨甲醇就可以生产1吨芳烃,并副产大量氢气,工艺废水不含氨氮,废气不含硫氮。”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说。

      芳烃为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途在纺织,即:甲醇制芳烃的混合芳烃(BTX)产物中,包括PX;PX是PTA的生产原料,而PTA是化纤原料。目前芳烃97%以上依赖于石油原料。居高不下的原油价格,使芳烃价格常年居高不下。

      华电集团在陕西榆林做的煤制芳烃试验项目,是全球第一个煤制芳烃项目,符合富煤的中国的能源替代策略。同时,煤制芳烃堪称我国全面突破煤化工技术的最后一个大型堡垒,因为我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制天然气等关键技术均已取得突破。

      在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成功的基础上,华电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年内将全面启动,世界首套百万吨煤制芳烃示范装置将在未来数年后逐步实现工业化。资料显示,陕西华电百万吨级煤制芳烃工业示范项目总投资285亿元。

      记者另外获悉,除了清华大学外,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与赛鼎工程有限公司正在合作研究固定床甲醇制芳烃技术,2012年2月,由赛鼎公司设计的内蒙庆华集团10万吨/年甲醇制芳烃装置一次试产成功;同时,河南煤化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也在合作开展甲醇制芳烃技术研发,预计2013年3月20日该装置具备开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