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工作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没有任何事情是确定的。我们的决定总是在信息非完备的状态下作出的,总是带有一定的或然性。关于宏观、政策、周期、市场情绪、企业基本面等等的众多现实,其本身就是复杂的、模糊的。但我们总要做出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决策的连贯性、可复制性和最终的效果呢?我个人总结的方法是:减少决策的次数,同时保证每次决策的胜率。
为了提高决策的胜率,我们就必须对各种相关变量以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所洞悉。所以投资是一份绝对无法偷懒的工作,也是必须依靠团队精诚合作的工作(很幸运我身在博时)。由于近两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因素有所钝化,我们更多将精力放在把握个股基本面的变动上。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季报年报跟踪等工作,我们重点在于把握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以及投资回报率边际上的变动趋势上。在选股过程中,我们给回报率的权重远远要高于增长率,也因此我们尽力规避那些资本开支无度的企业。
而提到减少决策次数,我个人的体会是:在相当多的时间里,市场都处在无趋势的垃圾时间之中。在这些垃圾时间里,要坚决杜绝跟随市场情绪和风格的波动而简单随意调整组合的做法。依据这一原则,我个人管理的组合长期以来的换手率都是远低于同业平均的。
展望A股市场的表现,由于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贸易顺差带来的基础货币难以再提供大规模的信用扩张。同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受制于自身资产负债表的压力,在经济下行期间反而无法提供经济扩张的动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路程还很漫长,经济将维持低速增长的态势,从出口导向的经济向内需导向的经济转型要跨越重重障碍。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期,投资过程本身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判断来研判大市,通过购买风险资产来获取BETA的想法的投资人,不断遭受打击。在流动性整体受到趋势性挑战的背景下, A股市场股票估值的国际化进程在持续推进,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将系统性回落。股市中的“二八”法则发挥效力,企业间的分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具体标的的判断,其重要性远超对指数的判断。从中期的角度,根本的选股出发点仍然立足在消费品、服务业以及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回报率高且可持续的传统行业中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