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筹组金砖发展银行最缺什么
  • 着力培育内生动力 开启新增长周期
  • 把股市建成国民财富中心
    长期投资才靠谱
  • 预付卡的“灰色地带”
  • 塑化剂疑虑未消,又曝添加香精
  • 美国M2并未完全体现美元发行量与存世量
  •  
    2013年4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筹组金砖发展银行最缺什么
    着力培育内生动力 开启新增长周期
    把股市建成国民财富中心
    长期投资才靠谱
    预付卡的“灰色地带”
    塑化剂疑虑未消,又曝添加香精
    美国M2并未完全体现美元发行量与存世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着力培育内生动力 开启新增长周期
    2013-04-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建伟
      唐建伟

      当前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短期如何稳增长,而是在中长期内如何应对潜在增速放缓的趋势。政策刺激虽可稳一时之增长,却对提升中长期潜在增速有百害无一利。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动力需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期待新一届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能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红利”。

      今年一季度7.7%的经济增速,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计。笔者认为,虽然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一季度投资和出口相比去年全年有所加快,只有消费增速有所回落,但从反映实体经济活力的系列数据来看,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才是经济增速回落的关键。

      先看经济先行指标,微观主体对经济前景并不乐观。3月PMI指数虽比上月有所回升,但主要是季节性因素使然,其回升幅度相比历史同期明显偏弱。最近发布的交银财富景气指数也显示,小康家庭的经济景气指数较上期回落5%,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4%。两个二级指标,预期总体经济环境指数和总体经济环境指数均有所下滑。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物价中的PPI数据也显示工业需求的不足,PPI已连续一年负增长,近期回升仍显乏力。

      再看用电量及铁路货运数据,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至3月累计同比增长4.3%。3月用电量增速创下自2009年6月以来46个月的次低,证实当前制造业回暖势头疲弱。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只有18.7%,这是近十年以来的季度最低增速。

      尽管如此,笔者年初提出今年中国经济将温和回升这一判断的逻辑是基于政策支持和需求恢复这两大理由,目前来看,这一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综合对出口、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分析判断,预计2013年经济增速会比2012年略高,季度经济增速或将呈现两头稍低,中间略高的走势。

      一季度新增人民币信贷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全年新增信贷9万亿左右应能实现。社会融资规模为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是有数据以来季度最高。这都显示金融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增强。国务院在4月10日的常务会议上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将逐步扩大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据测算,今年全部试点地区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这对于激发企业活力,不断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换届在一季度基本完成,预计二季度之后各地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明显加快。刚性需求支撑市场回暖,开发商对未来预期仍乐观,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维持升势。受新调控政策的影响,市场改善性需求可能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刚性需求的持续释放仍将让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趋势在今年得以延续。企业盈利有所改善将有利于制造业投资增速缓慢恢复。企业盈利大概领先制造业投资两个季度左右,去年四季度国内企业盈利增速已触底回升,今年一季度工业企业盈利增速继续回升,预计二季度之后,企业盈利改善将带动国内制造业投资缓慢恢复。还有,今年工业企业将陆续进入补库存过程。1至2月工业企业库存同比增速结束了一年以来的下行趋势,较2012年12月回升约0.3个百分点;3月制造业PMI新订单与产成品库存指数也有所扩张,新一轮补库存周期启动在即。这将带动社会生产需求恢复性升温、稳固中长期投资行为,从而拉动持续增长。

      一季度出口增速达18.4%,明显快于去年全年的7.9%和去年一季度的7.6%。全年出口增速好于预期的可能性增大。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弱化,预计今年欧元区核心国德、法将实现温和增长,部分重债国的经济收缩程度也有望减轻,欧盟经济将低位回稳;而美国银行系统去杠杆化的深入,也在推动美国企业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美国经济将进一步复苏,在、税收政策调整及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日本经济也将有所回升,我国外贸的环境在逐步改善,对东盟与新兴经济体的出口表现有望继续向好。但考虑到今年世界经济只是温和复苏,全球贸易增长难以明显加快,并且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贸易的份额已达11.1%,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历史上除美国之外,德、日在全球出口贸易的最高市场份额都没有超过13%。再加上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及国内劳动力及环境成本上升等因素,近年出口持续高增长可能性并不大,或可高于政府年初提出的8%左右的目标。

      在中央要求厉行节约等“八项规定”出台后,高端餐饮和烟酒等消费持续走低。由于限额以上企业中的餐饮和烟酒消费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约5%,高端餐饮和烟酒增速放缓一个百分点,将下拉消费增速0.05个百分点左右。但从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恢复来看,二季度之后,高端消费增速放缓对整个消费增速的负面影响程度将有所减弱。但由于一季度城市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速回落,且增速低于GDP增速,再加上目前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其对消费的财富效应仍是负的。如此看来,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可能略低于去年。

      最近两三年中国经济运行状态再明确不过地提醒我们,当前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短期如何稳增长,而是在中长期内如何应对潜在增速放缓的趋势。政策刺激虽可能稳一时之增长,却对提升中长期经济潜在增速有百害无一利。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应从粗放型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向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唯一的方法是改革,逐步放开要素价格、放松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以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增长大致经历了三个周期:1979年至1990年、1991年至2001年以及2002年至2011年。这三个周期的上升阶段分别由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以及加入WTO的制度改革所推动。我们期待新一届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决心能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红利”,从而开启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周期。

      (作者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