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A185:信息披露
  • A186:信息披露
  • A187:信息披露
  • A188:信息披露
  • A189:信息披露
  • A190:信息披露
  • A191:信息披露
  • A192:信息披露
  • 三大风险敞口集聚
    铜企今年业绩堪忧
  • 伊吾能源矿权划分未确定
    广汇能源“非标”年报说缘由
  • 会计变更保盈利
    华仪电气年报被“非标”
  • 蓝矾股份
    董事长、总经理齐辞职
  • 健力宝
    创始人李经纬病逝
  • “直通车”也有“交通规则”
  •  
    2013年4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公司·纵深
    三大风险敞口集聚
    铜企今年业绩堪忧
    伊吾能源矿权划分未确定
    广汇能源“非标”年报说缘由
    会计变更保盈利
    华仪电气年报被“非标”
    蓝矾股份
    董事长、总经理齐辞职
    健力宝
    创始人李经纬病逝
    “直通车”也有“交通规则”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大风险敞口集聚
    铜企今年业绩堪忧
    2013-04-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陈其珏

      

      自2003年以来,铜价多数时间比较坚挺。正因此,市场对铜价一直较为乐观。但随着铜价的暴跌,这一格局似乎即将被打破。产业链上的三大风险:库存高、融资铜多、套保普遍如今成了铜业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后者稍有不慎将损失惨重。这对相关上市公司来说绝非福音。

      昨天,沪市期铜主力合约1308再度大跌2.83%,收于49040元/吨。自4月10日以来,沪铜期价已跌去11.6%;而与2月高点相比,沪铜价格已跌去近20%。记者昨天调查发现,看空2013年铜价走势如今已渐成业内共识。

      据安信期货铜业分析师佟玲介绍,中国铜消费占全球30%。但2012年,消费占比最高的电线电缆需求量比2009年下降20%;失去家电下乡支持的空调冰箱消费也不振;此外,铜价居高不下使矿山扩产较快,2013年铜业供过于求基本确立。从市场来看,现货铜价跌速超过期铜,铜业已经完成了牛熊转换,确立向下走势。

      安信证券另一位分析师叶鑫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速难维持,铜价尚未见底。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对铜市突然急跌猝不及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库存高、融资铜多、套保投机激进。

      中国铜资源缺乏,导致进口多、套保多成为铜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数据显示,中国铜消费量700万吨,自产仅200万吨。

      此前,云南铜业、精诚铜业、精艺股份三家铜企预告的一季报业绩全部亏损。其中,龙头云南铜业预亏14880万元,去年一季度则盈利27621万元。

      由于三家公司均未发布一季报,不知一季度去库存情况。但2012年末铜业公司库存显然不低。从存货占营业总收入之比看,云南铜业、铜陵有色占比排序靠前,其余普遍占比10%上下。

      云南铜业年报显示,公司2012年年末存货129.9亿元,占总资产40.89%。2012年云南铜业对存货的计提情况是,期末账面价131.19亿元,跌价准备计提1.29亿元。

      按昨天收盘价,沪铜价较去年年末跌了17%。若足额计提,今年存货跌价压力将更大。

      铜陵有色年报显示,2012年末存货为10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7.25%。

      不过,铜陵有色和云南铜业均称已做套保,因而风险较小。云南铜业称,所有头寸均有实物对应。不过,一位期货界人士透露,中国70%铜原料依赖进口,进口企业均会做套保,而且头寸超过产量者不少。市场大幅下跌,投机风险自然会加大。

      不仅如此,融资铜也是一大潜在风险。有数据显示,融资铜曾一度超过100万吨,占铜年需求量比例15%。一旦融资铜暴仓,即便仅是贸易商参与融资铜交易,铜产业链生态环境对铜业上市公司造成的冲击还是会非常巨大。去年,中钢天源等多家钢铁上市公司就卷入钢材重复质押、虚假仓单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