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A185:信息披露
  • A186:信息披露
  • A187:信息披露
  • A188:信息披露
  • A189:信息披露
  • A190:信息披露
  • A191:信息披露
  • A192:信息披露
  • 易世达一季度业绩降76%回款压力大
  • 中国忠旺首季盈利4.95亿
  • 上市将满“周岁” 人民网用业绩说话
  • 以岭药业
    兼并重组战略仍处咨询阶段
  • 定增方案获批 南京熊猫加码机器人项目
  • 中海集运
    蝉联美零售商“最佳承运人”
  • 影视股季报谁好看 光线传媒最出彩
  • 鲁西化工净利增逾五成
    机构一季度大举建仓
  • 海伦哲去年年报透露今年看点 公私募机构首季密集调研
  •  
    2013年4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公司·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公司·动向
    易世达一季度业绩降76%回款压力大
    中国忠旺首季盈利4.95亿
    上市将满“周岁” 人民网用业绩说话
    以岭药业
    兼并重组战略仍处咨询阶段
    定增方案获批 南京熊猫加码机器人项目
    中海集运
    蝉联美零售商“最佳承运人”
    影视股季报谁好看 光线传媒最出彩
    鲁西化工净利增逾五成
    机构一季度大举建仓
    海伦哲去年年报透露今年看点 公私募机构首季密集调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海伦哲去年年报透露今年看点 公私募机构首季密集调研
    2013-04-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方舟 ○见习编辑 华笑丛

      

      除了10转10派0.3元的分配议案以外,细读海伦哲2012年年报还有更多看头。年报中,公司2013年市场销售亮点频现,同时,今年以来,24家机构的接踵而至,显示公司已受到机构的重点关注,其中包括被市场认为嗅觉灵敏的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海伦哲近日披露的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1.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的净利润为2211.07万元,同比增长4.37%。公司在年报中还披露,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目标为6亿元,同比增幅达96%。

      2013年,海伦哲基于以新产品为主的新增长点已然形成。公司在年报中称,电力保障车辆方面,公司2012年完成电源车、电力抢修工具车、带电水冲洗车等五种新产品的研发,特别是彰显全新设计理念的QXD4B电力抢修车的下线,引起行业关注,为2013年市场销售增加新的亮点;高空作业车方面,即将有5项产品可投入市场,还有2项行业标杆技术储备产品即将试制成功;高喷射消防车、43米登高平台消防车等10余种产品,则是公司在消防车业务上的主力新品,其中有三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两项填补国内空白。

      公司在销售形态上也取得突破。2013年3月5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郑州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其作为公司四款授权产品在中国境内的总经销商,将在授权区域内设立专属营销团队,负责开拓市场,2013年预计授权产品的销售总额在8000万元以上。

      引人注目的是,随着上海格拉曼的收购完成,海伦哲行业客户及解放军某部业务订单约1.2亿元(含143万美元订单)成为公司新增业务亮点,该订单总额约占公司2012年度营业收入的39.22%,再加上与郑州日产销售公司签署的8000万订单,海伦哲今年6亿元目标中的2亿元,已经早早敲定。“接下来,公司的重点业务将是国家电网的采购。”公司表示。

      或许正是这些潜在增长里,吸引着公私募机构的眼球。年报显示,2012年,机构赴海伦哲调研发生4起,但今年明显密集了许多,仅第一季度,就有4批次机构赴公司实地调研,其中,除了众多公募基金外,受关注的私募有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六禾投资有限公司等。而公司年报股东榜上,不仅机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机构持股量也呈增长态势,股东数从8829人减少至78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