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A165:信息披露
  • A166:信息披露
  • A167:信息披露
  • A168:信息披露
  • A169:信息披露
  • A170:信息披露
  • A171:信息披露
  • A172:信息披露
  • A173:信息披露
  • A174:信息披露
  • A175:信息披露
  • A176:信息披露
  • A177:信息披露
  • A178:信息披露
  • A179:信息披露
  • A180:信息披露
  • A181:信息披露
  • A182:信息披露
  • A183:信息披露
  • A184:信息披露
  • A185:信息披露
  • A186:信息披露
  • A187:信息披露
  • A188:信息披露
  • A189:信息披露
  • A190:信息披露
  • A191:信息披露
  • A192:信息披露
  • 马喜德债券违规交易细节曝光
  • 债市灰色利益链
    堪比“老鼠仓”
  • 代持风波尚未结束 债券一级市场或受波及
  • 债市核查继续发酵 基金公司“亡羊补牢”
  •  
    2013年4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马喜德债券违规交易细节曝光
    债市灰色利益链
    堪比“老鼠仓”
    代持风波尚未结束 债券一级市场或受波及
    债市核查继续发酵 基金公司“亡羊补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债市核查继续发酵 基金公司“亡羊补牢”
    2013-04-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于勇

      

      债市核查风暴引发的蝴蝶效应仍在蔓延。记者昨日获悉,基金公司以价格监控和交易、投资分离流程为重点的风控体系得到公司层面的重视。此外,此前流程、监管框架较为完善的公司,也在公司管理层的敦促下得到严格执行,基金公司风险控制正从后台逐步走向前台。

      

      风控合规战略升级

      “公司现在特别重视这块(风险控制),说是规模、业绩考核这段时间可以先放一放的。”沪上某中大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由于此次债市核查涉及程度之深、范围之大都是此前没有过的,业界担心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此前隐在后台的风控走到了前台。

      某大型基金公司督查长也向记者证实,原来不被公司董事会重视的风控、合规,现在被提升了一个层次。“这事儿对董事会层面触动挺大的,都说没想到债券‘老鼠仓’比股票还严重,以前风控工作做起来会受到很多制约,现在压力突然小了很多。”

      记者甚至了解到,在债市核查风暴发生之后,个别基金公司的债券型基金遭到了机构的赎回,这起由万家邹昱个人引发的信任危机有向其他基金公司蔓延的迹象。

      “我们还在商讨怎么应对,不排除是系统性风险。”上述公司认为,债基被赎回有机构对债市后续走势担心的成分在,而核查深入引发的市场风险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内部流程存在漏洞

      记者获悉,从债券风控角度看,基金公司能够从几个方面加以控制,首先是债券交易与债券投资的分离,此外,就是对债券交易价格进行严格监督。从上述两个层面看,目前不少公司不仅在公司内部流程设计存在漏洞,在严格执行方面也有提升空间。

      “很多公司的债券交易、分离都没严格区分,交易员只是单纯地执行买卖,询价、寻找交易对手都是基金经理一个人完成的。”某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债券交易都是点对点交易,如果不进行决策分离,很难排除个人利益掺杂其中。

      此外,从价格层面看,由于债券场外点对点交易、市场流动性欠佳时很难出手的特点,导致债券价格很容易偏离市场估值及交易均价。这方面的排查也成为基金公司下一步风控的重点。

      “我们目前的监管要求是,货币基金交易券种不能偏离市场估值30BP,普通债券基金个券交易不能偏离50BP,如果偏离上述价位太多,都要报备与交易对手询价过程。”

      上述基金公司督察长告诉记者,债市流动性不佳、询价交易员能力不及,很容易造成交易价格与市场估价的偏离,出现上述“异常交易”时,需要交易员将询价对象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一并报备,公司会留底以便在需要时候进行核查。

      

      执行方面有所欠缺

      事实上,从监管流程与框架上看,不少公司已经足够完善,但是在执行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如果公司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与业绩上涨,不从战略层面对上述风险加以防范,即便有规则在,也不会得到足够重视。

      “监察、合规的工作是很尴尬的,需要对公司的业务说‘不’,如果公司急功近利一点,风险就很容易被隐藏。”业内人士甚至表示,公司层面将风控提高到战略层面,对已确立规范进行严格执行十分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债市危机是生态性的危机,监管最为严格、债券交易体量有限的基金问题尚且存在,商业银行、其他资管机构潜在风险不言自明。

      “偏离市场30BP、50BP以上的交易很容易监管,这些范围以内的呢?”

      监管层面人士认为,由于债券基金交易点对点、体量大的特点,20BP的偏离可能就已经获利不菲,单从机构层面加强风控很难彻底清肃,扫除因债市分割带来的监管盲区、引入类似股票市场保证金交易等运行机制,对违法个案进行严查严办,应是此次债市核查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