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速下一个台阶固然是正常合理的,但也的确需要防止下台阶过程中意外“摔跤”。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新的适度增长区间寻找新的平衡点,经济运行中有不少不确定因素,企业适应新形势也有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可紧密跟踪形势变化,对政策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调微调。
宏观政策不宜频频出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建议,要防范增速回落幅度超预期,从而影响就业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当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是有些偏弱,基础仍不够牢固,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宏观政策可以在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保持合理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资规模等方面着手稳住增长。
虽然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的确隐含着不少风险。货币存量仍然较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与GDP之比接近190%,通胀压力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值得高度警惕,“影子银行”需要清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热钱涌入需要防范……这些风险和隐患要及早着手化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寄希望于大规模政策刺激把经济拉回高增长,显然找错了“钥匙”。多年来中国经济周期起伏让一些人形成了思维定式:经济运行只要到了底部,政策就一定要刺激到增速持续回升为止。如今中国经济面对的是重大阶段性变化而不是短期周期波动,不能再习惯性地求助于大规模刺激政策,否则积重难返。
“经济增速‘换挡期’切忌猛踩油门、猛转方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提醒,为了避免行政干预后遗症,宏观政策应当以稳为主,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应对措施防止增速回落突破底线,但不宜频繁出手。宏观调控只能熨平短期波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靠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
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中国经济面临的矛盾,是短期和中长期问题的交织。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政策抉择何去何从?
近期中央两次会议透露出重要信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4月25日召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稳定增长、防控通胀、化解风险,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工夫、出实招。
“政策重点正从短期稳增长,向中长期调结构、促改革转变。”刘元春分析,当前宏观调控“稳”字当头,推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社会政策的托底,力度将会更大。
对企业而言,确实是到了丢掉幻想、投身转型升级的时候了。与其空等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坐等国内外市场转好,不如在这个时候扎扎实实转型升级,把握更高水平的发展机遇,带来更高效益和更强竞争力。
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要勇于向自身权力“开刀”。同时,垄断行业、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体制等一系列改革都亟待深化,搞活微观,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据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