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5月后市场保证金持续流入
    中小盘股短期仍存结构性机会
  • PE市场近期活跃度提升
    看好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
  • 小盘股继续活跃 期指再现“四贴水”
  • 两年后创业板再上千点大关
    “市梦率”难挡套现
  • A股还处于青春期
  •  
    2013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证券·期货
    5月后市场保证金持续流入
    中小盘股短期仍存结构性机会
    PE市场近期活跃度提升
    看好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
    小盘股继续活跃 期指再现“四贴水”
    两年后创业板再上千点大关
    “市梦率”难挡套现
    A股还处于青春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PE市场近期活跃度提升
    看好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
    2013-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曾雯璐 ○编辑 叶苗

      ⊙记者 曾雯璐 ○编辑 叶苗

      

      沉寂多时的PE(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近期出现活跃度提升现象。多位受访PE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出来谈项目的人比之前多了些。大家还是比较看好生物医药、环保、通信等未来潜力较大的新兴行业,关注企业的成长性。”

      随着财务核查接近尾声,IPO重启传闻四起,市场一致预期年内开闸。这让一直以IPO退出为主要方式的PE看到了曙光,更加积极布局拟上市项目。沪上某PE机构人士称:“目前投行做项目找通信和生物医药比较多,我们公司也基本上以这两块为重点,主投新兴产业。”

      据悉,“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覆盖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大类,囊括139个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比如生物产业,就有现代中药与民族药、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生物分离介质与药用辅料、医疗器械等共32个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被列入其中。

      一位主要关注生物医药企业的PE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预计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十几年都将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和健康相关的领域,未来潜力巨大。其实这个行业一般人不太能看懂,细分行业太多太杂,行业内公司资质参差不齐,好的公司也不便宜。但是一旦投成功了就是暴利。”

      记者了解到,受困IPO市场迟迟未能打开局面,PE机构投资倾向也开始出现分化:一类开始更加注重后期非常成熟的好公司,一类开始向VC(风险投资)靠拢,挖掘有潜力的公司培养一段时间后做并购或者卖给第二轮风投。而无论是哪种类型,均是为了加速资金的周转。上述PE合伙人称:“对PE来说,退出才是最重要的。生物医药行业好的企业到了IPO前期竞争就很激烈了,投的成本也不低,所以我们还是更倾向找早期的有潜力的企业,是做并购还是IPO还是找其他投资机构接盘灵活度比较大。”

      “这类生物医药企业,早期介入的话很多是没法根据市盈率来估值的,主要还是根据公司估值法。比如公司资产评估1个亿,你占股10%,就投1000万。一般的PE机构还不会投这么多。公司做大做强上市之后,回报上亿元都是有可能的。当然失败的案例也不少,这种事情就像砸金蛋。”上述PE合伙人补充说道。

      另一位PE机构人士则告诉记者,大家感兴趣生物医药行业还有一个原因是该行业细分行业众多,可挖掘的项目也多。“这个行业有时候生产一种药就能做成一家企业,而且还有技术门槛。不过也正是关键在于技术,所以风险也大,临床试验最后一期失败都极有可能。但是一旦成功回报也极为丰厚。”

      除此之外,环保、通信、高端设备制造、能源汽车等受国家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受到PE机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将近一年的IPO暂停也让众PE机构看到了并购市场的机会。

      清科数据显示,2013年4月国内并购市场共完成65起并购交易,其中披露金额的有63起,交易总金额约为25.28亿美元,平均每起案例资金规模约4013万美元。其中有VC/PE支持的并购案例共计29起,主要分布于能源及矿产、通信、机械制造、清洁技术、汽车、互联网和金融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