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基建信托重构增信条款
    “四小花旦”抢位前十席
  • 易方达再获
    10亿元RQFII投资额度
  • 债基专户焦急等待 交易所债券遭抢购
  • 日鑫多利集合计划
    20日发行
  • 理性老公缘何败给感性老婆
    市场杜绝偏执理性
  • 揭秘首单股基涉债市内幕交易
    农银汇理陷入债市核查漩涡
  •  
    2013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基建信托重构增信条款
    “四小花旦”抢位前十席
    易方达再获
    10亿元RQFII投资额度
    债基专户焦急等待 交易所债券遭抢购
    日鑫多利集合计划
    20日发行
    理性老公缘何败给感性老婆
    市场杜绝偏执理性
    揭秘首单股基涉债市内幕交易
    农银汇理陷入债市核查漩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建信托重构增信条款
    “四小花旦”抢位前十席
    2013-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邹靓 ○编辑 于勇

      尽管火爆一时的基础产业信托已从高点回落,但政府的持续性融资需求并未消退,监管政策收紧改变着基础产业信托传统的风控模式,也重构了信托机构在基础产业市场的座次

      ⊙记者 邹靓 ○编辑 于勇

      

      因为赵薇导演影片《致青春》的热映,金融圈里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致青春”,其中关于信托业是这样说的:“信托就是陈孝正,出身很苦逼,终成高富帅”。4月末,信托业资产规模突破9.2万亿,丝毫没有因为过去一年中反复警示信托风险的“十二道金牌”而有所退却。

      信托业不断演绎着凤凰涅槃的奇迹,信托机构一夜成名的故事亦是层出不穷。尽管火爆一时的基础产业信托已从高点回落,但政府的持续性融资需求并未消退,监管政策收紧改变着基础产业信托传统的风控模式,也重构了信托机构在基础产业市场的座次。

      基建信托再出发

      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公布的一季度信托业发展数据显示,从资金信托投向来看,基础产业投向占比25.78%,仅次于工商企业,位列第二。相比去年一季度末21.85%的配置比例,同比提高了3.93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四季度末23.62%的配置比例,环比提高了2.16个百分点。

      尽管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463号文)被认为是对政信合作业务的一记重拳,但政信合作业务却不降反升。最有力的动能,仍然是政府的持续性融资需求。

      一大型信托公司高层认为,463号文从调控政府融资风险的角度出发,“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并没有堵死基础产业信托的路,信托机构完全可以通过转变传统思路、重塑增信条款实现创新和突破。

      事实上,从今年一季度成立的基础产业信托产品来看,除少数在463号文发布之前就审批通过的产品外,大部分信托产品已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承诺函、担保函的风控措施。目前比较典型的增信措施,是以融资方土地使用权抵押和第三方保证担保作为风险控制措施,在信托收益来源方面不单纯依靠地方政府财政,而是将融资主体的经营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离不开政府的投资功能,而金融压抑下的政府融资渠道受到巨大限制,越抑制需求越旺盛,由此政府将长期为信托公司提供巨大的融资市场。“对于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政府项目,信托公司通过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本身就可以减少对政府信用的依赖;对于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政府项目,信托公司也可以透过整合市场资源、政府资源和寻找期限、收益匹配的投资者来减少对政府信用的直接依赖;而对于纯粹依赖政府信用的公益性项目,本身就非信托公司关注的重点。”

      “四小花旦”闯入前十大

      仅从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来看,2013年一季度基础产业信托环比缩量非常明显,但用用益信托研究员王利的话来说,基础产业信托一季度的表现更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调整期,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并不会因为监管政策的收紧而戛然而止。

      有人在大浪来时选择回避,也必定有人选择冲向浪尖。记者对比2013年一季度和2012年信托公司发行基础产业信托规模排名发现,尽管2012年的规模前十大信托公司中,有7家同样进入了2013年一季度的基础产业信托发行规模前十位,但在名单与位次上已经有很大改变。

      除了基础产业信托的“传统大户”中信信托、五矿信托、中融信托、新华信托等仍位列前十,新入席的爱建信托、华澳信托、中泰信托,以及后起之秀方正信托分别取得了第三、第五、第八、第二的位次,发行规模分别为27.43亿元、25.00亿元、19.73亿元、40.82亿元。

      从发行规模绝对量来看,方正、爱建、华澳、中泰“四小花旦”冲量明显,方正信托单季发行规模甚至赶上了2012年的接近一半。仅从管理信托资产总的规模来说,“四小花旦”并不在一线之列,其最大的共同点在于,方正、爱建、华澳在过去一年中均实现了资产规模和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353.61%、90.41%、106.65% 。唯一例外的中泰信托,则是经过了长达一年的人员和业务结构调整,据中泰内部人士称,“中泰换血一半的目的就是准备在2013年实施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