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债市清查“伤及”二级市场
    现券交投陷入萎靡
  • 深圳保险业将在前海先行先试
    开展资金运用试点
  • 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
    债务融资工具将高速增长
  • 3月期央票今日缩量近四成
  • 资金面短期无忧
    但中长期不乐观
  • 互联网金融涌现新业态 资本蜂拥第三方搜索比价
  • 银行钢贸贷款风险未尽
    木材、铜贷款风险又引警惕
  • 美银美林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投资者减持大宗商品
    及新兴市场股票
  • 上海4月个人住房贷款
    继续快速增长
  •  
    2013年5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债市清查“伤及”二级市场
    现券交投陷入萎靡
    深圳保险业将在前海先行先试
    开展资金运用试点
    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
    债务融资工具将高速增长
    3月期央票今日缩量近四成
    资金面短期无忧
    但中长期不乐观
    互联网金融涌现新业态 资本蜂拥第三方搜索比价
    银行钢贸贷款风险未尽
    木材、铜贷款风险又引警惕
    美银美林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投资者减持大宗商品
    及新兴市场股票
    上海4月个人住房贷款
    继续快速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债市清查“伤及”二级市场
    现券交投陷入萎靡
    2013-05-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媛 ○编辑 孙忠
      尤霏霏 制图

      7%

      除了银行理财户禁止与自营户之间交易,受禁机构进一步扩大至保险、券商等机构的内部账户间,这减弱了机构对债券需求。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总量为9032.23亿元,较4月份的日均结算量再缩近7%

      ⊙记者 王媛 ○编辑 孙忠

      

      连续出台的债市新规,也波及债市二级市场,令现券交易仍陷萎靡。来自中债登数据显示,昨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债券合计交易笔数3334笔,较4月份日均结算笔数再度萎缩近两成,而单日交易结算总量为9032.23亿,较4月份的日均结算量再缩近7%。

      业内人士分析,除了银行理财户禁止与自营户之间交易,受禁机构进一步扩大至保险、券商等机构的内部账户间,减弱了机构对债券需求,令二级市场交投萎靡。

      

      “最近几天感觉交易量明显少了”

      “最近几天,从盘面感觉交易量明显少了。”东方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董事孙志鹏告诉记者,受接连出台的债市新规影响,最近债市二级市场交易量明显萎缩。

      而来自中债登的数据也印证了这点。昨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债券交易结算总量合计9032.23亿元,较4月份的日均结算量再减近7%。当日,债券合计交易笔数3334笔,较4月份日均结算量萎缩近2成,延续了4月份的下跌势头。

      刚过去的4月,虽然流动性整体宽松,但现券交易量并未如期增加。中债登数据显示,4月,银行间债市的日均结算量9692.12亿元,环比减少7.28%;日均结算笔数4083笔,环比减少16.55%。

      业内人士称,债市的稽查风暴令现券交易萎靡,而银行间市场的主力,即银行理财户受影响最大。

      申万研究所指出,禁止银行自营与理财丙类户间交易,主要是对某些银行理财丙类户有负面冲击。该部分理财可能再无法通过原有自营合同模式交易,使这部分理财产品的发行及规模都受不利影响。

      

      间接滋生“过券”业务

      前日,外汇交易中心出台了禁止同一机构的债券账户间交易的明文,与此前中债登的相关细则一脉相承,连续出台的新规,均指向债市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

      但这并不意味着与“他家”交易也被禁止。记者昨日从银行了解到,监管机构主要限定同一家机构内部的债券关联交易,但大多数机构仍可通过外部机构进行“过券”转让。

      所谓“过券”,是指由于同一公司的内部账户间禁止交易,甲公司某产品可以先和乙公司的某账户交易,再由乙公司该账户继续转让至甲公司,进行产品“过券”,目的是为了令其交易合规。

      记者获悉,大多“过券”需要支付一定的“过券费”,因此,但这无形间将增加过券的成本,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难度都将有提高,令活跃度下降。

      面对监管层连续出台的债市新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规范交易账户管理,杜绝关联交易,无疑是债市治理的重要方向,但同时,在严禁利益输送的前提下,也不应矫枉过正。

      中债登副总经理王平日前指出,从目前所披露的情况来看,债市的案件是属于个人行为的局部案件,不是机构犯罪,也没形成系统性风险。这与当年327国债期货风波及后来的国债标准券回购等前车之鉴所造成的损失与影响不可同日而语,但却也给了市场管理者和建设者们又一个很好的警示。

      他表示,在经过这次洗礼和认真反思后,相信市场会重新凝聚力量,继续沿着既定方向走得更好,不辱使命,而因噎废食才是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