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人民币国际化前提是利率汇率市场化
  • 人民币汇改加速可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人民币有望五年内完全可兑换
  • 济南高新区备战“新三板”:105家企业翘首以盼
  •  
    2013年5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人民币国际化前提是利率汇率市场化
    人民币汇改加速可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人民币有望五年内完全可兑换
    济南高新区备战“新三板”:105家企业翘首以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人民币有望五年内完全可兑换
    2013-05-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人民币有望五年内完全可兑换

      ⊙记者 卢晓平 ○编辑孙忠

      

      近日,美媒建议投资者买入人民币,未来5年可实现完全兑换。只要中国保持7%的增长速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将会翻一番。那么,人民币真的有望五年内实现完全可兑换吗?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答案是肯定的。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明确要求“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这凸显中央的决心,关键领域资本项目可兑换终于可期。

      丁志杰告诉记者,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和更深层次融入全球化的制度基础。无论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中国外贸依存度虽然都很高,但还是很少被认为是开放型经济。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实现跨境资本的有序合理流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利用各种资源,会显著提高与世界一体化的程度,有助于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

      谈及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好处,他表示,这将将带来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本性变革,赋予国内外投资者在投资目的地选择上的更大自主权,资本自由流动对经济制度有着内在的要求。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这种制度趋同效应,有助于推动改革原有制度中不合理的、无效率的部分,促进制度变迁和创新,防止市场化改革的有名无实和倒退。否则,资本可以用脚投票的潜在威胁,也促使政府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然而,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阻力,动谁的利益都难。而资本项目可兑换,本身既是开放又是改革的内容,还能促动、倒逼其他领域的改革,抑制寻租行为和套利空间,消除过度保护和垄断。

      但这一步不得不先行。目前各方对当前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的一个重要分歧是改革顺序问题。从理论上,一般应先国内改革再对外开放。然而,这不排除在某一时间段和操作层面上,先启动对外领域的改革。例如,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利率、汇率市场化互为条件,先启动谁、后启动谁,更多是技术问题。当前情况下,放松过严的管理和取消无效的管制,不会造成过度的资本项目可兑换。

      “人民币要成为全球性货币,必须实现全面可兑换。要实现这一目标,如今国内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中国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已经改善,人民币汇率也越来越接近均衡水平。中国新一届政府加速金融改革,促进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这都将为人民币可兑换提供前提条件,”丁志杰表示。在他看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会超预期,未来还会提速。

      就具体路径来看,他建议,未来一段时间改革重点是放松、取消对境内机构、企业、个人持有海外资产的管制,改变过去宽进严出的模式,风险基本是可控的。这次国务院常务会专门提出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也表明了这个取向。

      总之,丁志杰对于“十二五”期间中国有能力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充满信心。当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相当长时间里还不可能把围墙完全拆除,还得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必要的管理,这在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