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海底“捞金” 争夺地球最后的宝库
  • 联合国“开绿灯”
    深海采矿步伐渐近
  • 下海去淘金
  • 印度洋海底首次
    发现高浓度稀土
  • 中国海洋经济产值
    2030年有望超20万亿
  •  
    2013年5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海外
    海底“捞金” 争夺地球最后的宝库
    联合国“开绿灯”
    深海采矿步伐渐近
    下海去淘金
    印度洋海底首次
    发现高浓度稀土
    中国海洋经济产值
    2030年有望超20万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下海去淘金
    2013-05-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陈其珏

      

      让我们离开陆地,去看一下海里的世界。除了各种稀有的海洋生物、形态各异的石块或是沙堆,更吸引人的是蕴含在其中的资源。这片占据地球表面七成面积的蓝色世界,如今正在愈发受到各大矿业主的关注。

      一些石油巨头对此感触最深。由于开采油气所用技术的难度与日俱增,导致原油成本也水涨船高。加之新兴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正在呈现爆发式增长,近几年来,油价从2002年每桶25美元左右一度飙升至100美元大关以上。

      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海洋。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就曾和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采位于俄罗斯北极地区和黑海的石油资源。

      而由于环境问题日趋尖锐,人们希望找到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来代替日益枯竭的天然气、石油及煤炭等矿物能源,受控热核聚变能这个名词也由此步入了人们的视线。这种能源所需要的重要核燃料是“氘”,而随着技术的进步,氘有望在海洋中被提取。

      另外一种令人惊叹的资源则是稀土。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最近在小笠原群岛及南鸟岛周边的海底发现了很可能含有大量稀土的淤泥。虽然日本去年在公海发现了含有稀土的海底矿床,但在日本的专属经济海域内发现尚属首次。据估计,如果换算成日本国内的全年消耗量,此处的储量能使用200年以上。

      “可燃冰”也是给人带来希望的能源之一。日本政府在今年的3月份宣布,从爱知县和三重县海域海底的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中取得了燃气。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含有大量天然气成分的“可燃冰”取得天然气。日本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物资源机构表示,6天时间内他们提取了12万立方米天然气,是2008年在加拿大陆上试验性开采时的约9倍。

      日本经济产业相茂木敏充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称,“开采量超出了想像,超出了预期”。不过,这一资源目前的开采成本仍处于高位,日本政府估计商业化生产最快也要在10年之后。

      而为了进一步勘探海底资源,大阪大学还推出了可在海中自由活动的机器人,该机器人装有感知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传感器,通过无线电信号向主船传送数据,无需借助外力即可自由沉浮和左右移动,追踪海中漂浮的天然气和石油等。

      此外,全世界也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大陆架和近海开采金刚石、铂及海绿石等20 余种浅海海域的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