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欧洲银行业联盟柳暗花明
  • 楼市调控应更多利用有效经济杠杆
  • 基金公司上市条件仍有待成熟
  • 镇宅弹壳内藏着百万赃款!
  •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也亟需“升级版”
  • 货币战下如何调整投资步伐
  •  
    2013年5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欧洲银行业联盟柳暗花明
    楼市调控应更多利用有效经济杠杆
    基金公司上市条件仍有待成熟
    镇宅弹壳内藏着百万赃款!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也亟需“升级版”
    货币战下如何调整投资步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战下如何调整投资步伐
    2013-05-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思甥

      邱思甥

      5月伊始,全球央行掀起了一轮降息大潮,丹麦、印度、澳大利亚、波兰、韩国、斯里兰卡等国先后加入降息队伍。如此短时间的密集降息实属罕见。4月下旬的G20会议或是降息潮的重要导火索,日元大幅贬值得到了G20的公开支持,其他国家也都摩拳擦掌。通常,降息的首要目的是要刺激经济成长,但眼下各国央行的意图心似乎还不止于此。

      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该怎样重新调整投资步伐呢?

      先要认清的是,目前全球各大经济体虽然复苏乏力,但也没有显现出进一步衰退的迹象,经济恶化的状况还不足以促成密集的降息行为,全球央行争先恐后的降息,更多让人闻到了货币战争的硝烟。日元贬值对中国等新兴市场造成的影响可以想象,亚洲区域内的其他国家通过推行宽松货币来刺激本国经济,与此同时也可对冲日元贬值带来的冲击。5月的降息潮,或许不过是货币战争的前奏,已有新西兰、瑞典等多个国家的央行或明或暗地表示要干预本国汇率。

      然而,在这场货币战争中,中国央行的选择或许最为不易。由于中国经济面临房地产、地方债、影子银行等多重潜在风险,一方面要小心资本外流的风险,一方面又要警惕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又要格外注意通胀水平的抬升,为此,中国央行将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巧用平衡术。

      在近期诸多国家纷纷降息之后,如果不考虑通胀水平,中国一年期3%的存款利率,可以算得上是高息国家,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人民币对于国际热钱而言有相当强的吸引力。从对待人民币升值的态度来看,央行对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采取了默许态度,通过人民币兑美元的相对强势,可以避免资本的大规模外流。

      目前相对高息的环境让中国央行不得不慎重对待降息,再加上一季度中国GDP增长明显放缓,也让央行推迟了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中性立场的时间。最新公布的4月CPI,已从3月的2.1%反弹至2.4%的水平,虽然仍在3.5%的年度目标之下,但若考虑到下半年经济增长会有所回升,通胀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的话,要控制住全年的通胀水平任务艰巨。另外,如果央行再度降息,还可能为房地产上涨添加动力,或会增加执行“国五条”的压力。

      既然经济呈现弱复苏,那如何控管风险就成为投资的首要考量,债券自然还是防御型投资手段的首选。近几年来债券投资大行其道就是明证,从政府公债、投资等级公司债到高收益债无不迎来一波上涨,只是短期之内经济大力复苏几率不大,政府公债的利率已跌无可跌,投资政府公债就算信用及利率风险不大,报酬率实在太低。然而,目前投资等级公司的现金水位到了历史高点,加上偿债能力不弱于国债,可列为债券投资首选;而目前超低的利率也有利于高收益债券,其企业体质虽然较差,但目前可借低利率的新债偿还较高利率的旧债,也能有效改善公司基本面。未来一旦经济实现强复苏,高收益债公司可望迎来另一波重新评级的题材,在已有的较高利息收益外,在资本利得上也将会有新收获。

      此外,大型跨国公司的股票也可视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选择。就防御性而言,大型跨国公司的营运规模庞大、产品种类繁多、现金流量稳定,不受单一产品、单一国家或区域经济影响,也拥有较佳的定价能力,在通缩环境下不需调降产品价格刺激销售,在通胀环境下更可转嫁原物料成本,较不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者,其每年固定派放的股息率目前都已可媲美政府公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统计,MSCI世界指数的平均股息收益率可达2.5%,远高于欧美各国的十年期公债。

      受惠于新兴市场的高速成长,国内民众消费意识与能力的增加,跨国公司的营运规模与获利能力在进一步提升,那些拥有国际品牌的公司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耐克,科技公司的谷歌与苹果,又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以往投资人投资新兴国家往往要冒不小的经济、政治、甚至是汇率风险,而现在通过投资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既可享有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又能分享新兴国家的高成长,虽然近期这类股票的股价屡创新高,但笔者依然看好这些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他们未来还将在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中继续获利,建议持续买进、长期持有。

      同时也不要忘了,除被动的防御外,也可采取一些积极作为,在经济低迷的年代也有机会诞生伟大的公司,崛起得又急又快的新兴科技公司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报酬。举例来说,生产电动车的特斯拉公司(Tesla)自2010年6月以每股17元IPO以来,如今已上涨至每股90美元,涨幅超过5倍,被视作汽车业的苹果或谷歌。

      当然,投资人也可通过专门投资小型股的基金来丰富资产配置;或在新的中小型IPO个股里淘金。投资小型股的风险可控,IPO成功后报酬却惊人,不失为增强投资组合、提高整体报酬的好方法。

      (作者系国际理财规划师CFP,证券分析师C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