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周良 ○编辑 陈其珏
伯南克到底要传递什么信息?或许连他本人都没搞明白。即便如此,市场还是敏锐地听出了利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已经骑上QE这头“猛虎”的美联储,要想毫发无损地退下来,恐怕会“难于上青天”。
金融市场已被惯坏
伯南克的坚定同盟——纽约联储总裁杜德利本周就警告,一旦美联储开始调整资产购买的步伐,投资人可能会有“过激反应”。这两天股票、大宗商品市场的跌宕起伏,完美诠释了“过激反应”,尽管QE退出征程还远未开始。
“末日博士”鲁比尼说,美联储非常规政策的退出“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退出过快将导致实体经济崩溃;另一方面,退出过慢则将制造巨大泡沫,进而导致金融体系崩溃。
金融市场对于朦胧利空的激烈反应,反过来也说明了这轮超强宽松政策“惯坏”了投资人。一旦到了美联储真要退出QE时,市场的反应可能更大。
新任美国财长雅各布·卢也对这种风险忧心忡忡。本周他在国会警告说,创纪录低利率造成的“对收益率的追逐”,可能会刺激投资者采取更冒险的行为。
“无痛退出”几无可能
一些人将当前的状况与网络科技泡沫后美国长期维持低利率时相提并论。鲁比尼称,2001年至2004年,美联储同样长期维持低利率,而其后退出步伐的缓慢,直接导致了2007年信贷、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相应的,这一轮超级宽松也可能带来类似风险。
对美联储自身而言,退出也可能带来较大损失。大约一周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专门针对美欧日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发布的一份综合性报告指出,尽管这类举措的利可能大于弊,但在央行开始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时,难免“跌跌撞撞”,换句话说,“无痛退出”几乎是不可能的。
“各国央行在开始撤回非常规流动性时,可能会面临严重损失。如果各国央行需要为超额准备支付利息,且利息金额高过央行持有资产的获利,则损失会更大。”研究指出,央行可能需要支付利息来吸收过剩的资金,避免这些资金涌入信贷市场,造成通胀压力。
最糟的情况下,IMF预计,美联储退出所遭受的损失可能超过GDP的4%,英国和日本央行的损失则可能分别达到6%和7%。
“溢出”影响新兴市场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美联储实施或者退出超宽松政策,都会给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本周表示,若美联储逐步缩减QE,中国可能遭遇大规模资金外流。“必须密切关注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因为其退出的时机和速度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朱光耀指出,中国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资本大规模流入或流出。
IMF也提醒,新兴经济体需防范西方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于资本流动带来的风险。“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具有复杂的溢出效应,特别是可能导致资本的大规模快速进出,给新兴市场带来困境。”
伯南克等决策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到必要时,当局能够有条不紊地退出宽松政策。然而从历史和现实的各方面来看,伯南克(抑或明年1月他退休后的继任者)要兑现有序退出有很大难度。
但难归难,一味拖延退出也绝非上策。“央行中的央行”国际清算银行发出警告,全球超低利率环境已对金融体系稳定构成威胁,宽松政策带来的成本和风险与日俱增。各国利率正常化“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