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产业调查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新机制下“第五调”
    油价降幅再创新低
  • 铁路市场化“首拳”出击货运改革 铁路今后将靠运价优势赢市场
  • 智慧城市:市场规模7年内有望增3倍 安防企业直接受益
  • 6月钨价继续上涨
    五矿收购行为左右市场
  • 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追踪 国内光伏企业分歧大 新市场空间已打开
  • 中国移动
    年内将推出IPv6终端
  • 医疗:云计算服务将普及
  •  
    2013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要闻
    新机制下“第五调”
    油价降幅再创新低
    铁路市场化“首拳”出击货运改革 铁路今后将靠运价优势赢市场
    智慧城市:市场规模7年内有望增3倍 安防企业直接受益
    6月钨价继续上涨
    五矿收购行为左右市场
    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追踪 国内光伏企业分歧大 新市场空间已打开
    中国移动
    年内将推出IPv6终端
    医疗:云计算服务将普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追踪 国内光伏企业分歧大 新市场空间已打开
    2013-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文嫣 ○编辑 朱周良

      

      6月4日夜间,欧盟委员会在一片争议声中提前宣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决定,同时宣布将在6月6日至8月6日间先征收11.8%的税率,若磋商未果此后税率将提高至47.6%,这将对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构成巨大的冲击。

      上证报记者从光伏行业人士处获悉,未来中国光伏行业与欧盟仍将继续就价格承诺问题进行磋商,不过国内企业间对于价格或数量承诺问题已存在较大分歧。相对悲观的分析人士甚至认为,新一轮磋商难改最终结果。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调整市场是当务之急,目前日本等新市场的需求量已经出现放量增长势头。

      国内企业难达共识

      自从欧盟委员会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大棒落下后,国内光伏行业立即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在结果宣布前,光伏行业资深分析师曾告诉记者,绝大多数企业对于承担20%至30%的税率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宁波一家光伏组件出口企业的负责人6日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光伏组件平均价格在0.62至0.65美元/瓦,若加上11.8%的税率,价格将上升至0.72美元/瓦左右,与来自韩国等地的产品价格接近,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国内大部分企业目前已无利可图,未来也不存在降价空间。看似温和的税率已扼住了大部分企业的喉咙。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4日表示,愿意继续和中国的出口商、商会谈判,希望尽快通过“价格承诺”友善地解决争端。从代表国内光伏企业进行谈判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称“机电商会”)传出的消息,5日机电商会已召集几十家国内光伏企业负责人探讨下一步谈判的具体方案,显然焦点在研究形成价格承诺或者数量承诺方案。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情况非常严峻。

      “此前感到欧盟对于谈判毫无诚意,一方面是欧盟方面提出提价幅度不低于47.6%的惩罚税率,另一方面对于基准价格的认定也不尽合理。”一位知情人士说。各个企业出口欧盟市场的份额不同,企业本身的议价能力不同,即便在行业内对于价格承诺或出口配额的争议也非常大。

      一些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机电商会与欧盟委员会谈判明显缺少博弈的筹码,甚至有观点明确认为中国光伏产品被征收47.6%的高税率在劫难逃,而且中国光伏产品很快还将面临欧委会对反补贴调查的宣判。目前行业内基本将希望寄托于中国政府对其他欧盟进口产品实施的反制手段,使欧盟委员会在压力之下有所妥协。

      日本或成新市场

      “倒下的只是部分企业,而不会是整个行业。”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王海生之前就对记者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许多企业在2012年7月欧委会对华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之初,已经逐步降低了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份额,转战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市场或国内市场。

      近期一些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日本等新市场已经打开。晶澳太阳能一季报显示,毛利率终于由负转正,日本市场开拓初战告捷,并开始进行澳大利亚市场的布局。6月5日A股上市公司向日葵公告称,于当日与日本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 Co.LTD.签订了4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销售合同,合同总金额合人民币1.71亿元,占到公司201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3.95%。公司预计上述项目将对公司2013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独立研究研究机构的新能源分析师告诉记者,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都在从欧洲市场且战且退,转战亚太地区最大的市场——日本,由于日本市场进入门槛较高,对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