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路演回放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LED景气回升领涨美股 医药板块频现“黑马”
  • 期指频繁贴水 背后暗藏玄机
  • 烟尘排放面临最严标准 脱硝设备迎来需求旺季
  • 三年迎来五倍增长空间 商业智能成为风投“新宠”
  •  
    2013年6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研究·数据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研究·数据
    LED景气回升领涨美股 医药板块频现“黑马”
    期指频繁贴水 背后暗藏玄机
    烟尘排放面临最严标准 脱硝设备迎来需求旺季
    三年迎来五倍增长空间 商业智能成为风投“新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年迎来五倍增长空间 商业智能成为风投“新宠”
    2013-0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三年迎来五倍增长空间

      商业智能成为风投“新宠”

      IT行业的高规格盛会,第十一届软交会将于近日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智能改变未来",而据测算,十二五末,中国商业智能市场规模将扩张五倍达到220亿元,电信和金融行业则是商业智能的主战场。

      作为IT行业的高规格盛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软交会)将于6月20日在大连市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智能改变未来",恰好点出了这个行业最激动人心的未来——商业智能。

      所谓商业智能,即对海量商业信息进行智能搜集、管理和分析的产业。据权威IT信息和顾问资询公司Gartner预测,全球商业智能软件市场的规模在2016年将达到1000亿人民币(170亿美元)以上,而这还未包括硬件、应用等领域。国内研究机构的测算结果则是,"十二五末"国内商业智能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20亿元,相比目前40亿元的市场容量,国内商业智能产业未来3年将迎来5倍的增长空间。

      国内市场"野蛮生长"

      按照国际IT业的通常定义,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的产业实现涉及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其基本结构包括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三个部分,目的在于通过海量信息和数据的有效处理、提升企业效率和商业表现。

      而在人力成本迅速提升,以及商业竞争不断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比如国内目前的商业环境),商业智能更容易出现爆发性增长。

      根据德国信息技术机构的报告,2012年全球IT投资为3.5万亿美元,中国所占比重为9.5%,国内2012年商业智能市场规模仅为40亿元左右,鉴于"十二五"末国内IT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按照全球BI市场规模占IT支出比例占比约为0.7%比例计算,国内BI市场规模将达到220亿元,可以说,目前国内商业智能产业正进入一个"野蛮"生长阶段。

      海外商业智能公司携手"云计算"

      美国商业智能产业的发展或许可以成为国内市场的一个样板。目前看,美国的商业智能市场不仅有IBM、SAP、甲骨文等巨头参与其中。而且一些细分领域的中型公司更始获得滋润。

      比如,商业智能软件开发公司GoodData近日就宣布完成第四轮融资,规模为2200万美元,目前GoodData的总融资额已经达到7550万美元。与IBM、SAP、Oracle等巨头提供的套件式解决方案不同,GoodData将其所有的数据分析服务都搬上了云,以SaaS的模式提供给企业。在GoodData的云平台上,企业可以将公司已有数据导入,再对数据做跟踪、切分、可视化、分析等处理,GoodData目前已拥有包括Software AG、时代华纳有线等客户。

      而这正是目前的一个潮流。相关调查显示,海外大型公司的首席信息官(CIO)关注的一个主要需求是业务转型,其中涉及的三大技术重点分别是商业智能分析、移动设备、云计算和应用程序。

      研究机构Gartner称,随着最终用户继续把商务智能和以信息为中心的项目摆在优先地位,并且投入更多资金改善决策与分析,商业智能与分析软件已经成为第四大应用软件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息产生,将会彻底改变商业模式,而掌握对大数据的分析,则是未来几年的一个关键推动因素。

      国内电信 金融市场或率先启动

      目前国内商业智能行业的下游市场主要为电信、金融、能源、交通和政府等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领域,特别是近年来,这些行业在IT 系统建设方面的投资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对商业智能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升,商业竞争和人力成本的提升,必将督促各行业开始加大商业智能的投入,商业智能行业的下游覆盖面日益拓宽,对商业智能产品与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就目前看,电信和金融行业依然是商业智能产业增长最快的下游客户。在一些大型电信运营企业中,商业智能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一些公司内部,商业智能系统已经是其IT体系结构中的日益受到重视的功能领域。

      另外,根据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智能(BI)软件未来发展规划,各电信运营商未来将更加注重软件方面的投入,致力于将商业智能应用融入企业管理和经营的各个层面。随着三大运营商全业务竞争的加剧,其需要将更大的精力用于营销、客户管理、用户挽留等,商业智能系统能够有效地帮助运营商达到上述目标。

      

      (本报数据研究部 陈松 刘重才)

      天源迪科

      公司是国内电信业务支撑软件领域和公安基础业务类及综合应用类软件领域的领先企业,通过收购正道软件股权,将客户从省公司拓展到三大运营商的总部及海外分支机构,更值得关注的是,移动转售和商业智能业务给公司带来的爆发式增长。

      针对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数据业务迅速增长而带来的新挑战新需求,公司及时在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经营等方面不断推出新产品。作为IBM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HADOOP的应用,与运营商积极拓展新的合作模式,充分挖掘互联网海量信息的价值,通过商业智能信息系统整体方案的研发,使公司迈向技术咨询的蓝海。

      

      浪潮信息

      公司主营服务器和IT相关产品,为商业智能提供软硬件服务。公司拟定增10亿元投资关键应用主机、大数据一体机产业化项目,前者属于高端服务器,其利润丰厚的150亿元国内市场目前由国际巨头把持。公司股东大会已同意受让大股东持有的浪潮天梭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浪潮海量信息存储系统及相关技术秘密和专利等,从而打破了国外厂商在高端产品核心技术上的垄断,分享巨大的市场蛋糕。此外,科技部17日宣布,公司大股东浪潮集团协助研制成功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汉得信息

      公司主营ERP软件实施和外包业务,重点为SAP公司提供实施,而SAP在全球商业智能领域位居前列。随着商业智能业务的快速发展,汉得信息也将受益该业务的发展。

      另外,公司货币资金富裕,一季报显示货币资金高达8.3亿元,而总负责仅约6000万元,公司在资本运作、资产并购方面可能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