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路演回放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广告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借力“美丽中国”
    光伏产业或成经济升级版主战场
  • 杨怀进:电站开发
    仍面临融资难题
  • 国家新政拉动光伏产业链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  
    2013年6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借力“美丽中国”
    光伏产业或成经济升级版主战场
    杨怀进:电站开发
    仍面临融资难题
    国家新政拉动光伏产业链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借力“美丽中国”
    光伏产业或成经济升级版主战场
    2013-0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段时间,国内光伏产业在欧盟“双反”大棒、产能过剩、资金短缺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包围中如同困兽。不过,光伏冬天已至,春天还会远吗?

      上周五,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会上提出包括融资支持、发电量收购执行到位等六项重要措施。业内专家表示:“这是最高层督促有关方面尽快解决光伏行业久拖未决难题的强烈信号。”光伏,有望成为中国打造经济升级版的主战场。

      作为国内从原料到系统拥有一体化全面完整技术的产业,光伏产业将在这轮大潮中完成从制造业向能源行业的转型,成为支柱性产业。出席上周末第七届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的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徐锭明等专家则公开表示,发展光伏等新能源行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都要具有战略远见。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行业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阶段国内光伏分布式发电与地面电站建设将齐头并进、快速成长。⊙记者 王文嫣 ○编辑 秦风

      契合“美丽中国”诉求

      6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会议上提出将采取六项措施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使得内忧外患中的国内光伏行业终于在产业地位方面获得了正面的肯定。

      “事实上,光伏产业从6月初就已释放出将重获新生的信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6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了《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此前作出重要批示,要通过执法检查,督促《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最高权力机关的这一动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再生能源法》于2005年通过,其中关于新能源发电上网电量全额收购的规定是该法的核心内容,但在过去数年中并未得到强制执行。

      此次“旧事重提”,意味着最高层正在从各个方面督促有关方面尽快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促使光伏行业扶持政策尽早出台。业内人士透露,预计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将在未来数月内陆续出台,将涉及融资支持、发电电价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发展等方面。

      “我认为,国家鼓励光伏产业转战内需市场不仅仅是应对国外双反调查的后手措施。”国内某知名光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光伏行业2011年前90%以上是出口,原料70%也是进口的,基本两头在外,令德国等市场充分享受中国光伏廉价制造带来的清洁发电红利,这一现象令他感到十分不解。

      其实中国光伏产业是唯一从原料到系统拥有一体化全面完整技术的产业链。从环保角度说,光伏系统产品制造过程中能源消耗量仅相当于光伏系统自身2年时间的发电量,使用寿命却高达25年。同样单位光伏系统产品发电形成的碳排放仅是煤电的5%。与政府越来越重视大气污染防治、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打造“美丽中国”等诉求是不谋而合的。

      此次欧盟“双反”大棒落下,反而让国内重新定义这一庞大产业的地位,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六项措施中明确提出电网企业要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优先安排光伏发电计划,全额收购所发电量。”一位国内光伏行业元老级人物告诉上证报记者,意味着光伏产业将从目前“砖瓦厂”的角色转变为真正的能源供应商,具有质的飞跃。

      上周末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会议上,与会光伏行业专家称,中国光伏内需市场或存在10万亿的规模,如发展顺利,光伏行业将从产能严重过剩变为供不应求。

      

      融资瓶颈或迎刃而解

      专家称,尽管光伏行业前景光明,国家即将出台的政策“给力”,仍有不在少数的企业将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目前光伏行业最迫切的危机并非悬而未决的欧盟“双反”大棒,而是资金困难。

      “在银行等机构心目中,我们已经成了妖魔行业。”国内一家光伏企业的高管哭笑不得地告诉记者,其实行业困境主要集中在上游多晶硅、电池组件制造企业,下游的逆变器生产、电站开发企业既不受“双反”调查牵连亦没有产能过剩危机。但这种无端连坐正在殃及池鱼。

      据记者了解,业内不断有企业被银行抽贷,或融资方案迟迟未获监管部门批准,正常的企业发展战略难以执行。希望此次国务院会议宣布的融资支持措施能让之前被“错杀”的企业重新进入相关机构的视野,使各种融资渠道恢复畅通。

      也有观点指出,国内部分光伏“僵尸”巨头可能在融资支持的普惠政策支持下得以死而复生。孟宪淦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虽然具体操作仍取决于金融机构的意志,但这一表态已经能让金融机构及时领会国家对于光伏行业发展的态度,从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善待、择优扶持相关光伏企业。部分企业有望实现“突围”,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孟宪淦还认为,此前因盲目扩张而积重难返的部分企业应该不在照顾之列。

      

      光伏补贴政策呼之欲出

      目前,光伏行业最关注的莫过于传闻已久的光伏发电电价政策落地。此前不断有消息称该政策将接续“金太阳”工程于今年6月底出炉。但据权威专家向上证报记者透露,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内容下发后,业内分歧非常大,尤其关于中西部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补贴额度,许多企业认为“并不到位”。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快马加鞭的修改中,预计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公布。

      “我相信最终出炉的补贴价格会让相关企业都感到满意。”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孟宪淦解释说,核心问题在于通过可再生能源基金进行补贴。此前关于补贴资金来源存在两种争论:一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基金,二是通过提高电价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上调电价显然不是合理的做法。此次国务院会议明确定调将扩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规模,意味着相关补贴通过财政部门来直接解决。

      

      分布式发电将掀高潮

      自从今年2月,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 “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个人发电模式后,国内陕西、河北、浙江、安徽、北京、上海等省市先后出现了一批个人发电上网申报者。

      所谓的个人发电上网操作起来并不难,只要有屋顶,安装了小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即可向当地供电公司申请入网并安装上下网电表,发电自用之外还可以将余量销售给电力公司。

      “我认为一旦分布式光伏电价补贴明确,个人发电上网项目投资将掀起一波潮流。”在上周举行的“分布式光伏领袖对话”论坛上,与会的国内光伏行业人士表示,这是一项回报周期长但收益稳定的投资,在目前投资品种稀缺的背景下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渠道。海润光伏总裁杨怀进则认为,国内个人发电上网项目预计半年到一年内将迎来大规模发展,将有助于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

      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开发进展同样值得关注。有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国务院出台的六项措施是为电站开发行业量身定做的。国泰君安认为,六项措施中扩大资金支持保障和电量全额收购等条款已超出市场此前预期,国内光伏电站建设的收益风险比将明显上升,六项措施及后续可能的电价补贴等政策的落地将为国内光伏市场提供充沛的加速动力。

      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预测,今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0GW。“电站开发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但利润率不足以让大量投机资金蜂拥进入这个行业。”光伏电站开发从业人士表示,相对于上游产业链这一行业的集中度较高,未来数年内很可能出现巨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