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人想“挤进去”
里面的人“高处不胜寒”
编者按: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一书中写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愿望大多如此”。其实,当下资产规模剑指10万亿的信托业,亦如一座“围城”。
职场上,外面的人想“挤进去”,里面的人却忧虑“高处不胜寒”;项目上,非信托金融“类信托”围攻,信托则转嫁风险项目寻突围;投资上,信托收益持续下降,潜在风险却在渐增,有人跑步入场,也有人心生退意。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信托火了!”正在社科院攻读法学博士的信托从业者柏钦涛感慨。
从金融系统的“非主流”到晋升为金融业“榜眼”,短短几年,信托业资产规模就剑指10万亿元大关。于是,“信托是陈孝正,屌丝逆袭终成高帅富”、“信托前台都能拿几十万”等各式段子和传说也纷至沓来。
然而,在令同行侧目的“高帅富”信托业光鲜背后,业内人却担忧“高处不胜寒”,与此同时,部分信托项目急寻接盘方、信托收益下滑致投资人流失……这些潜在风险也在暗潮汹涌。
“外面的人想挤进去,里面人的却担忧高处不胜寒。”——当下信托职场内外人士此番《围城》心态,则是窥视“10万亿”信托围城一面镜子。
信托不受资本市场影响
早在去年夏天,在北京某基金公司工作四年、刚入而立之年的赵君就谋划着要“换个地方”,券商、基金靠天吃饭自然要排除在外,而成为信托公司的一员则是他转型出路的最佳选择。
让他转型优选信托的理由是,信托不受资本市场影响,更直观的原因是,他有几个在信托公司上班的朋友,前年光项目奖金都在几十万,这令2007年下半年入行仅赶上“牛市尾巴”的基金同行们情何以堪。
这几年,伴随信托业资产规模的狂飙突进,像赵君这样想挤进信托业的金融人大有人在,尤其是来自遭受熊市折磨的券商、基金等行业的从业者。
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型券商人事部经理向上证报记者透露,由于市场不好,这两年券商营业部人员流失十分严重,其中不少流向了信托公司。去年他们也进行了种种业务创新,想吸引并留着信托公司和内部有想法的人才,但十分困难。
随着人才纷纷流入“高景气”的信托业,处于“买方市场”的信托公司招聘门槛也自然相应地提高了不少。
去年,不少信托公司进军矿业信托、艺术品信托等新领域,他们招人的首选是对这些行业非常了解的行业人才,以及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知名律师事务所的高级人才,而对于一般泛泛的业务人才,信托公司预留的位置则并不多。
没有足够资源很难拿到项目
在寸土寸金的金融街附近,某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业务部位于一处并不显眼的高档公寓,法律专业出身、三年前才与信托结缘的王博是这家信托公司的一线项目经理。
对于“信托前台都能拿几十万”的传言,王博表示这一说法可能被曲解了,一般负责来宾接待的前台也就几千块,不过“信托前台人员”,即负责一线业务的项目部经理,一年几十万真不算什么,此“前台”非彼“前台”。
“外面人都觉得信托业如何光鲜,但作为信托从业者,我却感觉有点高处不胜寒。”王博表示,这两年信托间竞争非常激烈,后来进入信托公司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是很难拿到项目的,一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利润指标会把很多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无独有偶,一位曾在中信信托工作六年的从业者也认为,积累资源是信托业的第一生存法则。“这几年,行业新人积累人脉资源已经越来越难,因为大多数资源都几乎已被瓜分完毕,而且还瓜分了再细分,行业进入门槛已无形提高。”
在他看来,信托是资源整合平台,没有资源,有再牛的整合技术也是空谈。这几年无数热血青年纷纷涌入这个行业,但是这个行业生存的难度已经远远大于我们入行的时候,大浪淘沙,又有谁最终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让信托中人对这一行业忧虑的,还不完全是公司内部竞争的加剧。自去年起,券商、保险、基金、PE、甚至第三方理财机构都模仿信托公司业务,推出“类信托产品”,但好项目却很有限,激烈竞争下,信托的利润指标也开始下降。
“经常碰到刚谈好的一个项目,约定了利率,但到了最后对方却变卦了,后来才知道遇见了不计利润、却追求跑量的竞争对手。”王博对记者坦言,低于百分之几的利润,根本无法通过他们公司的“项目过审会”,对此情况他只好放弃。
不过,相比而言,背倚央企资源的信托东家,王博过得日子还算舒服,但他了解到的某些民营色彩浓厚的信托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则要煎熬得多,因为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是信托业内,还包括其他金融机构的类信托业务。
据记者了解,近年已经有不少信托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由于不胜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或其他个人原因,而转型去了其他行业和公司,而近期正招兵买马的基金、券商等机构的创新业务部门,正是他们的不错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