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独到
经济延续下行趋势
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48.3,创出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5月为49.2)。分项数据中,产出指数初值为48.8(5月为50.7),创8个月来最低。新订单指数与就业指数均较上月萎缩,且处在荣枯线以下,分别为47.1和47.9。
由此显示,第一,制造业继续恶化。汇丰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以下,且进一步收缩,有一定的季节性原因,但今年收缩幅度明显加大。表明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恶化趋势不减。
第二,需求疲弱拖累生产动力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继续回落,而出口订单指数收缩幅度更大,反应外需相对内需更加疲弱。受需求的拖累,前期表现相对较好的产出指数8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第三,就业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仍无好转迹象,就业指数连续两个月处在收缩区间。
第四,经济下行动能仍较强汇丰PMI预览值以及其他经济数据都显示经济处在下行区间,且没有明显企稳的迹象。且从出厂价格与投入价格分项指数继续走弱来看,二季度经济下行几成定数,价格数据不会有明显好转,存在通缩风险。
(华融证券)
美联储退出
量化宽松政策影响
美联储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放缓购买债券的步伐,并将在明年停止所有购买行为,对此引发的危机似乎正在逼近,将对环球经济产生巨大挑战。
亚洲新兴国家有放松信贷的压力。本土需求疲软再加上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这些因素将严重威胁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复苏。预计今年下半年,亚洲经济体内将有更多的减息措施。
流动性趋紧给我国香港市场造成不确定性。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利好有可能在未来逐步消退,中国经济前景不明朗,我国香港资本本市场可能进入一个更为波动时期。
对中国“热钱”问题的忧虑减轻。美联储放缓购买债券举动将减缓“热钱”流入中国,外汇占款规模因此得以下降。鉴于近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上扬及现金周转的紧张,中国将通过QFII/RQFII和FDI(外商直接投资)来鼓励增加流动性。
(农银国际证券)
警惕金融危机再度深化
全球金融危机大体经历了两波集中爆发期。第一波是银行业危机,发轫于中心国家(美国)的私人部门,第二波是主权债务危机,发轫于次中心国家(欧猪五国)的公共部门。沿着这个脉络,第三波危机很可能从外围国家(新兴市场)的对外部门爆发,现在很可能正处于危机的酝酿阶段。
危机爆发阶段预演:全球流动性紧缩引发新兴市场资本流出。
悲观场景:资本无序流出,爆发货币危机。
中性场景:资本有序流出。
对全球市场影响:首先,中心国家的货币和资产回归强势,尤其是美国、美元资产。其次,资本由债券类资产向权益类资产转移。第三,美元升值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下行。面对新兴市场共同的增长阻力,中国不会免疫,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一方面,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高,全球去杠杆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红利变成负担:包括人口老龄化、金融风险、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等。(民生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