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调查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专 版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艺术资产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今春京港两地拍卖市场各有千秋
  • 春拍进入尾声 海派书画成最大看点
  • 二线城市出现当代艺术热
    当代市场新一波热潮蓄势待发
  • 2013上半年艺术品市场盘点 艺术市场冷热不均 价值洼地仍待发掘
  •  
    2013年6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艺术资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艺术资产
    今春京港两地拍卖市场各有千秋
    春拍进入尾声 海派书画成最大看点
    二线城市出现当代艺术热
    当代市场新一波热潮蓄势待发
    2013上半年艺术品市场盘点 艺术市场冷热不均 价值洼地仍待发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二线城市出现当代艺术热
    当代市场新一波热潮蓄势待发
    2013-06-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当代艺术不行了?当代艺术泡沫破灭?

      当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入第30个年头,这样的论调充斥市场,让投资者对当代艺术的收藏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客观分析,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当代艺术市场本土化之路走到第30个年头,如今全国性的当代艺术市场其实已经初露端倪。

      因此,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加速整个市场的统合,或许才是市场大发展的当务之急。

      这个统合的过程有四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需要各级政府对当代艺术的政策支持与资金资助;二是要与各地文化产业的布局与建设过程同步;三是要吸引各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介入;四是需要民间藏家与买家的垂青。在这四大外部因素作用下,当代艺术市场内部也必然发生艺术品生产、展示、收藏与研究推广的整套运营机制的转换。

      目前,无论是二线城市出现的当代艺术热,还是各地艺术园区的转型以及艺术机构的转型等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现象,其背后却都体现出四大因素对市场的推动。尽管当代艺术市场现在看起来波澜不惊,尤其是拍卖市场乏善可陈,但市场各个要素并非死水一潭,而是正在悄然进行着量变的积累。

      一旦这种量变达到某种程度,质变的发生顺理成章,到那时,当代艺术市场必将有热闹非凡的新一波行情渐次展开。

      ⊙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春夏之交,记者有机会在成都、西安与南京这3个二线城市实地采访,发现拍卖场上仍然处于调整状态的当代艺术,在这3个城市中却很热,无论是当地政府、艺术机构和当代艺术家都很活跃。这种当代艺术热表明,在二级市场调整的表象之下,一级市场有暗流在涌动,随着市场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向各地扩展渗透,新一波当代艺术热潮正蓄势待发。

      成都:蓝顶艺术区成名片

      在成都,由周春芽领衔的一批著名艺术家入驻的蓝顶艺术区,以举办“蓝顶艺术节”的方式庆祝艺术区开园10周年。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发展进程中,四川美院走出了一大批在美术史上闻名遐迩、被戏称为“川军”的艺术家,他们中的佼佼者在学院所在的重庆与省府成都演绎了艺术园区的双城记:重庆有“坦克库”,成都有“蓝顶”。其实,成都、西安与南京这3个城市都有著名的美术院校,因此都有艺术家集聚区,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生产基地之一。

      成都的蓝顶艺术区经过10年的变迁,从旧厂房改造的艺术家工作室形成的老蓝顶变身为艺术家聚居与工作的新蓝顶,包括以周春芽为首的十几位艺术家落户的2号坡地,还有成百位年轻艺术家聚集的3号坡地。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把蓝顶作为旗帜来打造旅游产业,在艺术区周围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在这种情况下,成都市民对当代艺术并不陌生,而近年来越来越热闹的成都双年展更使当代艺术名副其实地成为这个城市的品牌。园区中的蓝顶艺术会所每年都会举办10个专题的小型展览与活动,买家中已经有了一批回头客。

      西安:美术馆举办名家个展

      西安也有西安美院,因此也有类似成都蓝顶的艺术家聚居区“纺织城”。不过西安的艺术家没有成都的艺术家那么有名,所以记者前不久实地采访西安美术馆时,看到的是来自上海的艺术家薛松的个展。

      也许因为西安有深厚的文化传统,还有中国画领域知名度颇高的长安画派,当代艺术在当地进入公众视野却为时不久。策展人刘淳透露,他从2011年起已经连续3年在每年春天为国内著名当代艺术家举办个展,而当年打头炮的是方力钧的个展,其影响非同一般。尽管如此,在西安,当代艺术热还处在社会公众关注的层面,收藏当代艺术作品的买家还是极个别的。

      南京:复合型机构现身

      以著名的南京艺术学院为背景,南京的当代艺术十分活跃。譬如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在圈内就颇负盛名,馆长是著名批评家李小山。他向记者透露,今年下半年将举办英国当代名家培根的个展。此外,南京也曾经举办过南京双年展与南京三年展,还有四方现代美术馆这样的民间收藏机构。

      前不久刚刚开馆的南京先锋当代艺术中心,可谓兼有多个功能的复合型机构。担任馆长的著名策展人朱彤对此向记者一一历数。一是美术馆功能:收藏当代艺术作品,做艺术家推广,举办高质量展览;二是跨界的空间:关注的面不限于当代艺术,也包括传统艺术、设计等领域;三有画廊的交易功能:向有志于收藏的客户推荐作品,也买卖作品。他透露,中心的资本近5000万元,还需具备造血功能:首先是买卖艺术品;其次为大客户提供艺术品投资管理服务;第三开发艺术衍生品,让艺术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曾经出任四方现代美术馆馆长的朱彤对记者表示,当代艺术有圈子化的特点,大多数观众并不了解当代艺术的语境与现状。之前他策划过南京双年展,吸引的主要是圈内人士与观光客。但先锋的开馆展吸引了很多“有效观众”,他们是过去对当代艺术不了解、但有能力推动艺术进程的企业家、律师、医生、公司白领。他们的参与不仅会带来资金,也会带来他们的理念,是当代艺术发展所需要的活水。

      全国性市场露端倪

      成都、西安与南京,在二线城市中都有相似的发展当代艺术本土市场的优越条件:首先它们都是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全国著名的美术院校,每年有成批的毕业生成为当代艺术的后备大军;其次三地的地方政府近年来都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当代艺术在三地都已进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三地艺术市场的发育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南京民营资本活跃,悠久的民间收藏文化曾经哺育过“金陵画派”与“新文人画”,在当代艺术领域其市场发育最充分,因此出现了新一代的复合型艺术机构;而位于西南文化中心的成都,则身为艺术生产基地的特点最突出,艺术机构与当地艺术家共同成长,艺术家集聚区蓝顶更是独领风骚;而身处西北经济文化中心的西安,当地的当代艺术生产与市场都比较弱,市场发育才刚刚开始。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30年,可以说是当代艺术市场本土化的3个10年:1990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10年,西方藏家与机构是第一批买家;2000年代则是中国本土市场显露雏形的10年,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进入了北京与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本土画廊和拍卖行;2010年代则是形成全国性市场的10年。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有了今天二线城市的当代艺术热。由此可以断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将有热闹非凡的新一波行情:目前还只限于一线市场的这股当代艺术热,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二线市场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