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杨晓坤
骤然紧张的资金面,虽然主要发生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但是其影响则蔓延到了整个金融领域。面对节节攀升的资金利率,股市中的存量资金开始参与回购交易,这就使得大盘陷入了资金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另外,在流动性明显收缩的情况下,投资者也不得不考虑此种状况对实体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对未来的预期也就变得更加不稳定。于是,股市运行的大环境出现了恶化,即没有宏观面的支持,也受到了资金面的压制,在这种背景下,股指下台阶是必然的。由此看来,2000点的破位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股市整体回落,但其原有的格局却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在前一段时间,市场上出现大市值品种滞涨,中小市值品种走强的局面,5月份,沪深300指数最高曾经反弹了9.1%,而从6月份到现在,其最大跌幅则达到了22.37%。呈现涨少跌多的态势。再看创业板,在5月份它反弹了22.66%,进入6月份也出现了下跌,但最大跌幅仅8.22%。这就是说,创业板涨得多、跌得少。在市场总体向上的背景下,中小市值品种领涨,大市值品种跟涨;而在市场总体向下时,则是大市值品种领跌,中小市值品种跟跌。就两者之间的价差来说,无论是在涨势还是在跌势中,都在被拉大。中小市值品种强于大市值品种的格局,没有因为市场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记得有句股谚叫“跌时重质,涨时重势”,意思是在行情上涨时,那些表现比较强劲的股票机会更多,而在行情下跌时,则质量比较好的股票更为抗跌。但是,现在看来这句话不太对了,因为对于大市值品种来说,它们质地是不错的,按理在行情下跌时能够扛一下,不应该成为领跌品种。反过来,那些行情好的时候表现强劲的中小市值品种,因为积累了比较多的获利盘,加上本身的即期业绩未必好,所以似乎出现较大的下跌才对。但现在,情况完全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二。一是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市场资金对于新兴产业中的那些成长股,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即便遇到了大盘的总体调整,也仍然认为这些品种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尽管市场资金面偏紧,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能力给其一个比较高的估值。二是反过来,大市值股票则因为市场缺乏资金,同时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其业绩也会遭遇更大压力,因此这个时候就体现不出其“质”的价值。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如今的市场,看来还是中小市值品种占据了上风,它们所具有的优势,使之能够在变幻的行情中一直能够保持较为主动的地位,其相对强势的格局,不管是在行情上涨还是下跌时,都得以延续。本周二,大盘在暴跌后收回大部分失地,而创业板则逆势上涨了1.37%,指数开始逼近1000点。盘面看,中小市值品种率先反弹,甚至有不少品种还涨停,这就很充分地表明了市场资金的取向,反映了投资者的偏好所在。
显然,本轮股市大跌是由于大环境恶化造成的,而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又难以改变,这就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股市整体走势疲弱。但是,由于市场上大市值品种表现差,而中小市值品种表现好的格局没有变,相反在市场的急剧震荡中获得了更多资金的认同,那么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使得曾经有过的结构性行情进一步演绎,不甘寂寞的投资者,还是有机会在这过程中寻找到相应的投资机会,成长股行情也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得以展现。